今天这篇文章,跟大家说一说中医在预防中风二次发作,减轻中风致残的治疗思路。
话不多说,我们先直奔主题,说一个典型病例大家先参考一下。
19年6月份的时候,有一个71岁的患者找我看病,当时这个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反复的胸闷、气促已经有一两年,每天能发作2-3次,每次有15分钟左右。
通过问诊得知,这个患者3年前因中风治疗时,发现有冠心病、颈椎病、高血压(/90),通过治疗后缓解大半,最近一年开始出现胸闷、气促、时作时止,发作时伴有失语。
观察其舌像,舌苔薄白,舌质紫暗,脉沉涩,这种情况则是典型的血瘀气滞型胸痹,如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其中风二次发作。
治疗思路应以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为主,故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此药用药为:
当归、生地*、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川牛膝、石菖蒲、丹参、白参、檀香、郁金、瓜蒌、炙甘草,水煎服。
十日后3诊临床症状消失,一般情况比较好,方子稍作调整后继续服用两周,半年后随访疗效稳定未复发。
这个患者因3年前发生脑梗,此次治疗也可视为“病愈防复”,也可视为“欲病早治”。
此患者因症状发作时伴有失语,故以石菖蒲、郁金、酸枣仁、远志来开窍醒神,一剂可缓,两剂可平。
中医上讲,久病必瘀,久病必虚,瘀血,是中医学所认识的病理产物与致病因子。
感染、发热、出血、寒冷、长期的精神刺激特别是精神抑郁、外伤、久病等均能导致气血不调,形成瘀血。
《中医诊断学》教材指出:"血瘀证主要有疼痛、肿块、出血、色脉改变等表现。其疼痛状如针刺刀割,痛处不移而固定,常在夜间加重。
最主要的表现是心理问题,俗言肝气病和睡眠障碍(夜睡梦多、不眠、),其次是头痛、胸部不适(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心跳心慌)。
血府,血液汇聚之地也。心脏里面的血脉是最大的血府。心主血脉。血脉有瘀血了,不通则痛。
这种痛就是那种刺痛的感觉,也没受寒生气啥的就莫名其妙突然痛了,用这个方子最好。外伤导致的胸痛最好使,跌打损伤一定会留下瘀血。
"久病入络,瘀阻其中”,因此古人倡久病怪病从瘀论治,本文详述怪病症状蜂起,无的可矢,在证无可辨、屡次试方不效之后,多可归属瘀血阻络,临床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多可出奇制胜。
最后说一下什么人最适合血府逐瘀汤呢??就是身体有四黑的人,印堂发黑,色发黑,脸发黑有很多暗斑,舌头发黑有瘀斑。如果你有四黑,又有上述症状的话,皆可参考此方。
注:医学科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