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通周青先
在济南市章丘区章历村街道上,人们几乎天天可以看到一个身材矮小的农村媳妇,搀扶着身材硕大的老人家做康复训练。老人是已过古稀之年的吕振福,今年初因脑梗中风,身体半瘫痪;搀扶着吕振福康复走路的,是49岁的儿媳张艳燕。在张艳燕的悉心照料下,半瘫痪的公公如今已能够自主行走,具备了一定的自理能力,而张艳燕也从一个不懂护理的农村媳妇,学成了“半个护士”。
农历正月,年味尚未褪去,正是家家户户喜庆团圆的时刻,张艳燕家却出现了意外。“那天正在餐厅洗碗,我对象打电话说老人出事了,赶紧回家。”张艳燕说,医院诊断,公公吕振福系脑梗中风,左半边身体瘫痪。张艳燕的丈夫吕帧荣是一家人的顶梁柱,也是全家人的经济支撑。“当时就跟我对象商量,他安心打工,我在家好好伺候公公。”张艳燕说,为了能够照看好老人,她放弃了在餐厅的工作,在家全心照顾公公,也自此开始了早五晚九的生活。
“我们一家,一天最少要做四顿饭。”张艳燕说,今年闺女上初中,并且上学路程较远,5点多便要起床为孩子准备早饭,等把闺女的一切拾掇妥当,便要准备公公的早饭。“是忙碌点,但是不感觉苦,很多时候大姑姐也过来,一大家人在一块很开心。”张艳燕说。
除了基本的饮食起居,吕振福每天必不可少的是康复锻炼。“医生说,关键要让瘫痪的胳膊、腿、腰、肩不停地动,长时间不动就会坏死。”张艳燕说。老人个子高大,体重在一百六七十斤左右,瘦小的张艳燕要伺候老人这些活动,实在是非常困难。“刚开始也拉不动,后来慢慢习惯了。”张艳燕说,在长期的辅助康复过程中,她的力气也变得大了起来。据了解,天气暖和的时候,张艳燕会搀着老人沿着白云湖畔走路,并帮忙甩甩胳膊,或者不停地搓老人瘫痪的手,坐下来帮助跺脚,又或者护着老人扶三轮车学走路。这样单调、艰苦又重复的事,让张艳燕天天累得一身大汗。但随着老人身体状况不断好转,爷俩也看到了希望。
然而,由于偏瘫期间老人还被诊断出了糖尿病,张艳燕每天除了带老人锻炼,还增加了一项重要工作——为老人注射胰岛素。“我也没什么文化,也不懂该怎么扎针。”为了能够做好这项工作,张艳燕在老人住院期间主动向护士请教,学习注射方法,“注射位置、注射速度都是有讲究的,不能逮住哪扎哪。”如今,张艳燕已经熟练掌握了胰岛素注射技巧,为老人的健康增添了一重保护。
如今,吕振福的腿脚和胳膊已经有了反应,虽然还不能完全自如地活动,但在张艳燕一天天的悉心照料下,已经能够自主行走,具备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张艳燕的孝顺行为,在获得同村老小认可的同时,还为家庭的下一代树起了榜样,12岁的女儿,会主动帮她分忧,帮忙照顾爷爷的饮食起居。“很多人说我不像儿媳妇,更像我公公的闺女。但是嫁过来这么多年,老人家一直没拿我当外人,我只是尽了一个晚辈本分。”张艳燕说。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