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院神经内科主任谭峰教授应邀在全国中医脑病学术年会上作大会发言,介绍我院缺血性中风中医“三早”治疗技术在减少中风致残率、死亡率、复发率及住院天数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北京医院、上医院以及南京、长春、成都医院的专家现场给予高度赞扬。
缺血性中风中医“三早”治疗技术是由谭峰教授根据多年临床实践和理论探索而在全国率先提出的,包括“早期活血化瘀,早期康复治疗,早期情志调理”。谭峰教授认为,中风是由于患者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或气血素虚,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酒饱食,用力过度,而致瘀血阻滞,痰热内蕴,或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引起昏仆不遂、口角歪斜、舌强语蹇等。其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密切相关,病机概而论之有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此六端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但血瘀是中风各证型的核心致病环节,痰瘀阻络是其主要的发病机制,郁证是影响中风神经康复的关键因素。
年谭峰教授即在国内率先提出并运用这些理论与技术治疗中风,取得显著疗效。年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协作组的邀请,他在长春全国重点专科建设大会上作专题介绍,并优化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风诊疗方案的内容。今年9月他在广州召开的全省中西医结合年会上再次受邀作大会发言,介绍中风中医“三早”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创新模式,受到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院专家高度评价,会后纷纷前来咨询、交流和联系,提高了我院神经内科在国内的学术声誉与影响地位。
在医院弘扬中医文化、传承中医技术、发挥中医特色决策引领下,去年神经内科全年门诊量近6万人次,出科人数近3千人次,平均住院天数为13.7天,居国内同行的先进水平。今年1-10月神医院领导和各科室关心支持下,大家团结一心,克服人手少、住院病人多、周转快、工作量大等困难,门诊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97%,出院人次达人次,较去年人次增长人次,增幅17.8%,平均住院天数进一步缩减为11.7天,比去年同期减少2.44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尤其是在平山病、多发性硬化、原发性进展性冻结步态、僵人综合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等疑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达到国内同行的上游水平。
今年神经内科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的脑梗死前沿研究,使我院中风研究水平迈向国内、国际先进行列,为我院脑病重点专科的建设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方美凤卢婉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