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中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白蛋白紫杉醇在老年晚期胰腺癌化疗新探索 [复制链接]

1#
写给内心敏感的人 http://www.wangqiea.com/wqewxtz/5519.html

  就目前的医学诊断和治疗水平而言,癌症,特别是中晚期的癌症,依旧是一类十分棘手的疾病。特别是近些年来,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的改变,癌症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迄今为止,国际肿瘤医学界对于癌症的早期诊断,仍然没有一套有效的方法。大部分癌症患者都是出现了不适症状后才去求医,一旦确诊,病程大都已经到了中晚期,给治疗带来了极高的难度。不少患者为了争取治疗机会、追求短期内收到明显疗效,接受了手术、化疗和放射线的密集治疗,在部分生化指标获得好转的同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也遭受严重破坏,体质迅速下降,肿瘤趁机复发转移,而患者的身体条件已经无法耐受进一步的放化疗,于是生命在无奈中迅速走向终结。


  对于中晚期的癌症,运用中医中药的方法治疗,是经过无数临床病例证实的有效途径之一。


  中医治癌遵循无伤害原则。中医治病,首先从保护患者的免疫系统,改善体质,提高自主抗病能力入手。选用中医的方法,至少它避免了给患者造成器官缺损和化学药物*性等伤害,为取得进一步的疗效保留了较好的物质基础。因此,它也是最为科学合理、最符合人道主义和医学伦理原则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癌讲究辨证施治。中医诊治疾病,运用望、闻、问、切的信息采集方式,通过对患者机体中表里、阴阳、虚实、寒热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对于患者实行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治疗和调理,使每一位患者都能接受到为其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案。


  中医治癌立足于整体观念。在中医的视野中,患者是一个经络相连、气血运化、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整体。中医认为,肿瘤的出现,是患者体内气滞血瘀或者痰浊凝结等病机发展的结果。所以中医治癌,并不把目光集中在局部的肿瘤病灶上,而是放眼患者身体的内部环境,针对病因,致力于强化薄弱环节,消除致病因素。所以,经中医治愈的癌症患者,一般都有很好的远期疗效,发生复发转移的概率很低。


  中医倡导“带瘤生存”。很多类型的肿瘤,经过中医扶正祛邪、温调平衡的治疗后,在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下可以长期休眠。对于很多中晚期的、已经发生多处转移、年事已高、体质不佳的癌症患者,过分强调消灭肿瘤,并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也没有太大的可行性。我们治病的目的,就是使患者活得时间长、质量高,而目前常规运用的许多治疗方法,虽然在消灭肿瘤局部病灶上下了不少功夫,却违背了我们治疗疾病的初衷,结果使患者在巨大的痛苦中奄奄一息甚至和肿瘤同归于尽。
  尽管目前有很多癌症患者把中医作为最后的选择,直到被一些医生宣布放弃治疗的时候,才向中医寻求生存的希望,但是中医依然为众多的癌症患者有效地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提高了生存质量。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分享 转发
TOP
2#
过敏性鼻炎吃什么药 http://www.cqzpp.com/zcmbhl/11491.html

病例提供者

陈泽慧

医院肿瘤科

1.病史简介

患者

王XX,男,73岁

主诉

.10.22以“间断腹痛、纳差2月余”为主诉入院。

查体

全身皮肤粘膜及巩膜*染,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脐上可触及一大小约5cm*6cm肿块,触痛(+),固定不移。

既往史

高血压10余年,口服缬沙坦,血压稳定;糖尿病史8年,皮下注射混合重组胰岛素,血糖控制可;冠心病史5年余。

2.既往治疗

.9.28日来我院门诊查上腹部CT示:胰头部占位,考虑胰腺癌伴淋巴结转移,脾大。CA:U/ml。

医院行PET-CT检查示:

A胰腺钩突稍低密度肿块,代谢增高,周围肠系膜、肝门及腹膜后多发小结节,代谢轻度增高,考虑胰腺原发恶性肿瘤伴周围多发淋巴结转移。

B双肺多发结节,代谢轻度增高,考虑肺转移。

C冠脉多发钙化,左肾囊肿,前列腺增生,钙化灶。

D多椎体退行性改变。给予保肝、退*治疗,效差,患者*疸迅速加重。

E医院治疗,.10.14日行胆总管狭窄+EST+胆管金属覆膜支架置入术,配合保肝、抗炎、抑制胰液分泌、止痛治疗,肝功能好转出院。

3.入院检查

肿瘤标志物

CA:23.5U/ml,CA:U/ml,CEA:0.ng/mlAFP:0.5ng/ml,TPSA:4.43ng/ml。

肝功能

TBIL:85.3umol/l,DBIL:59.1umol/l,IDBIL:26.2umol/l,ALT:77U/L,AST:54U/L。(本院.10.25)

增强CT

胰腺占位性病变,肝内胆管扩张、积气,双肺多发转移性病变不排除,心脏冠脉钙化。(本院.10.30)

诊断情况

1、胰腺癌多发转移(IV期)

2、原发性高血压

3、糖尿病

4、冠心病

4.方案选择

指南和循证医学推荐

白蛋白结合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方案效果更佳,吉西他滨*副作用更大;

替吉奥单药疗效与吉西他滨单药相似,*副作用更小。

个体化

理想方案:白蛋白结合紫杉醇联合替吉奥

5.治疗过程

6.治疗诊断

影像诊断

.12.12增强CT:胰腺占位性病变,胰头、胰颈低密度肿块较前缩小,肝内胆管扩张、积气,双肺多发转移性病变不排除,冠状动脉钙化;

.02.02增强CT:胰腺占位性病变化疗后复查所见,胰腺占位性病变,胰头、胰颈低密度肿块较前缩小,肝内胆管扩张、积气,双肺多发转移性病变不排除,冠状动脉钙化。

肿瘤标记物

化疗后,肿瘤标记物CA明显下降。

安全性

II度骨髓抑制,皮肤色素沉着,四肢末梢轻度的感觉神经异常,均可耐受。

7.总结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方案(NS方案)用于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胰腺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可耐受,为老年胰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替吉奥口服给药,使用方便,缩短住院时间

?NS方案是值得期待的亚洲晚期胰腺癌一线治疗方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