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中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风的中医预防治疗 [复制链接]

1#

现在致死率第一的疾病,不是令人谈虎色变的癌症,癌症只排名第三,第一名是中风。中风学名叫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血液不能进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如果病人血压高,突然引起头部血管破裂,溢出的血液会挤压脑部组织,然后这部分被挤压的脑组织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如果血管内血栓脱落堵塞头部血管,或者脑部的血液循环受阻导致脑部的气血供养不上,也会影响脑组织的功能。

中风的原因有很多种,高血压有时会导致中风。人生病的原因总结起来有两大类:一种是不荣,身体的能量不足,气血不足以供给身体的需要,这就需要建中扶阳;另一种是不通,身体内有淤堵,气滞、水饮、瘀血、痈脓、痞结等,需要用去淤堵的药。

《金匮要略》中:《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麻*、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各三两,川芎一两,杏仁四十枚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这个就是被称为千古神方的续命汤。病人得了中风,半身不遂,口不能说话,身体麻痹不仁不知道哪里痛,身体拘急不能翻身。这个方子里有四类药:解表药,祛瘀药,建中扶阳药,清热药。

所用的药里面,第一类是解表药。麻*是疏通人体孔窍的,可以打开体表的毛孔。桂枝可以把人体的能量从里向上向外带动,让人体的能量大循环运行起来。麻*和桂枝一起,桂枝把能量带到体表,麻*打开毛孔,汗就出来了,汗出可以降低血管内血液的压力。有的医生遇到脑溢血的病人,脉洪大有力,脸色发红,马上用针刺破病人的百会穴、两个耳尖、十个手指尖、十个脚趾尖,这样就可以降低血管内的血液压力,避免超过血管承受的临界值,脑血管就不会破裂了,和发汗降压的原理是一致的。

第二类药是祛瘀药,当归、川芎活血化瘀,是温性的活血药;杏仁宣散,利水。类似的祛瘀药还有丹皮、桃仁、细辛、三七等。

第三类是扶阳建中药,人参可以亢奋人体的津血,不拘寒热,可以健脾胃;甘草建中补津液;干姜温里,恢复肠胃的运化功能。如果是阴证病人,可以加附子。

第四类药是清热药,生石膏性微寒,在人体内是一股冷空气,可以把头部的热邪给清掉,清热药在这个方子里非常重要。中风时人的能量在头部,生石膏是一股向下的势能,可以把这股能量拉下来。有的续命汤方子里还有*芩,清上热。

李可老中医有一次突发中风,当时说话困难,舌根发硬。他自己开方续命汤,加细辛附子。吃药后恢复得不错,但还稍微有一点问题,说话太快就流口水。唐代药王的孙思邈也得过中风,完全不能动,他就口述一个方子,让徒弟帮他磨成粉,分成若干个包,一天几包,放到水里边煮开了,然后连汤带药喝下去,那个叫"煮散"。这个比汤剂稍微慢一点,但是比那个丸剂又快。孙思邈一天吃四服,吃了十天十夜,病就好了。孙思邈"续命煮散"(《备急千金要方·诸风篇》)组成:麻*川芎独活防己甘草杏仁各三两,油桂附子茯苓升麻细辛人参防风各二两,生石膏五两,白术四两,打粉。用法:每次5钱币(约5克),布包,加水毫升,生姜三两,文火煮至毫升,分作3次服用,不可间断。

具体到每个病人,还是要根据病人的阴阳(能量津液情况)、病位(表、里和半表半里)、虚实(是否有淤堵)辨证,开方时考虑病人身体的寒热。只要辨方证准确了,抓住人体的大局了,就会有疗效。

第一步,看病人的能量情况。脉是否有力,尤其是尺脉沉取是否充实。如果脉微细弱,就是阴脉,能量为阴;如果脉洪大有力,是阳脉,能量为阳。另外,看病人脸色发白没有血色,如果脸色不好,舌淡有齿痕,手脚冰凉,也是阴证;如果病人脸红,口气重,双手紧握,脉有力,这是阳证。

第二步,辨病位,病人头痛头晕,全身酸痛,发烧,这是病在表;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胸满胁痛,往来寒热,病位在半表半里;便秘、腹泻、肚子痛、胃痛、胃胀腹胀,病位在里。

第三步,淤堵。如果病人经常生闷气,嘴角下拉,眉头紧皱,双肩内扣,这是气滞;饮不解渴,渴不欲饮,舌胖大有齿痕,浮肿,是身体有水饮;满脸油光,皮肤粗糙,啤酒肚,有口气,睡觉磨牙,这是肠痈;黑瘦黑瘦的,皮肤干枯,记性差,到了吃饭的时间不吃饭饿的受不了,肌肤甲错,这是瘀血。

第四步,寒热。口苦心烦是有上热;汗出口渴,汗出而喘身体能量过了;手脚冰凉,不敢吃凉的食物,不敢喝凉水,里寒。

根据望闻问切的情况来辨方证,看人体内部的能量运行情况,身体想怎样办,然后顺势帮助身体。这个诊病步骤不仅是对中风这个证,其他证也是这样来辨证的。不管病因如何,只看病人的身体反应,有诸内必形诸外,从外面的证就可以知道身体内部发生了什么。

中风病人的病因有能量不足、表不解、体内有淤堵、上部有热。能量不足,就需要健脾胃,生姜促进肠胃运行,提升消化吸收能力,胃弱的人平时可以多吃。大枣补津液,每天可以煮大枣水喝,10个大枣煮一个小时。如果胃弱津液虚,生姜大枣可以一起煮。平时还可以喝米汤,尤其是小米汤上面的油,非常有营养。

如果不爱出汗,可以每天坚持运动,吃一些麻辣的食物,辛温解表。运动可以帮助身体发汗,还能促进消化吸收,改善情绪和睡眠,可以去除身体的淤堵,不管是水湿、肠痈、瘀血,都可以帮助排除。

如果体内有淤堵,就要对应处理,水湿重的人平时渴了才能喝水,平时炒菜多放一些花椒,花椒可以帮助肠胃里的水湿气化;容易郁闷的人,可以积极乐观的想问题,多运动,多和乐观的人交朋友;肠痈瘀血的病人,少吃多运动,管住嘴迈开腿,年轻人也要运动,不要熬夜玩手机打游戏。

如果平时非常乐观,少思虑多运动,合理饮食,不熬夜,身体就在一个健康的状态下,身体的津血充足,也没有瘀血。人体津血充足了,濡养得头部的血管非常好,血管有弹性,怎么会破裂出血呢?身体内没有瘀血,怎么会产生血栓堵住血管呢?所以我们只要在因上努力,疾病就绕开走了,因为你身上没有疾病发生的土壤和环境,这就是治未病。

随力一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