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中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方书鼻祖伤寒杂病论 [复制链接]

1#

张仲景(约--),名机,南郡涅阳(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一说今南阳市)人。年轻时曾跟从同郡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钻研,医术远超其师,成为汉代著名的临证医学家。传说张仲景做长沙太守时,每逢旧历每月的初一、十五两日,便停止办公事,在大堂上置案给人看病。后世尊称他为张长沙,他的医方也被称为“长沙方”。

张仲景所生活的东汉末年,*治极端黑暗,官府加紧横征暴敛,豪族地主疯狂兼并土地,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各地纷纷爆发农民起义,统治者派兵镇压,战火绵延,天灾频发,疾病流行。

曹操在《蒿里行》一诗中曾经描写过这种惨状:“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据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记载,他的家族原有两百多口人,自建安元年()以来,不到十年的时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由于统治者不重视医学,社会上迷信巫祝,因此医学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一般医生墨守成规,他们“各承家技,终始顺旧”,而那些庸医们不但技术低劣,而且医疗作风马虎草率,诊脉又常常“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处方时又“相对斯须,便处汤药”,结果使许多患者枉送了性命。“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天之莫救”的张仲景立志发愤钻研医学。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攻读《素问》《灵枢经》《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医学文献,并结合当时医家及自己长期积累的医疗经验,撰成《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问世以后,由于兵荒马乱,原著不久即散佚。其中有关伤寒的内容,经晋代王叔和搜集整理成《伤寒论》,一直流传至今。而有关杂病的内容一度失传,直到北宋时,翰林学士王洙才从翰林院的“蠹简”中找到一部《金匮玉函要方》,这实际上是《伤寒杂病论》的节略本。此书分为三卷,上卷论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记载方剂及妇科的理论和处方。林亿等人在校订此书时,考虑到《伤寒论》已有传本,于是删去上卷,而只保存中、下卷杂病和治疗妇人病的部分。又把下卷的方剂分别列在各科证候之下,编为上、中、下三卷。此外,还收集各家方书中转载仲景治杂病的医方及后世一些医家的良方,分类附在每篇之末。因为是节略本,所以书名叫《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

张仲景继承了《*帝内经》等古代医籍的基本理论,结合当时的丰富经验,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确立了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辨证论治原则,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证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伤寒论》共10卷,条。张仲景十分重视对《内经》的研究,所用六经辨证直接渊源于《内经》《素问·热论》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而且《内经》对于外感发热病提出了六经传变的理论。《素问·热论》言:“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人于脏者,故可汗而已。”三阳经传尽,又传入三阴经,“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

张仲景根据病邪侵害经络、脏腑的盛衰程度、病人正气的强弱,以及有无宿疾等条件,考察了整个外感病的发展变化过程。他参照《素问·热论》六经传变的原则,把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所呈现的各种症状综合概括为六个类型,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并以此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概括起来即是以六经论伤寒。

由于六经包括手六经和足六经,也就是十二经,十二经又络属各个脏腑,因而把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与整个脏腑经络联系起来,所以六经辨证,其实质是整个脏腑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也就是说,《伤寒论》的六经概括了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因的属性、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因素,将外感病演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证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从而讨论病变的部位、证候特点、损及脏腑、寒热趋向、邪正消长及立法处方等问题。

《伤寒论》除了介绍各经病证的特点和相应的治法之外,还说明了各经病证的传变、合病、并病,以及因处治不当而引起的变证、坏证及其补救方法等。通过六经证候的归纳,可以分清主次,认识证候的属性及其变化,从而在治疗上掌握原则性和灵活性。正如《伤寒论》第16条所说:“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是张仲景对辨证论治原则所做的最扼要的概括。

《金匮要略》6卷,25篇,以脏腑辨证论述内科杂病为主(占全书的2/3以上),如痉、湿、百合、狐惑、疟疾、中风、历节、虚痨、肺痿、奔豚等30多种病证,兼及外科的疮痈、肠痈、浸淫疮和妇科脏躁、经闭、妊娠病、产后病和其他杂病,还有急救及食禁等方面的内容。

张仲景对杂病的论治,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主张根据脏腑经络病机进行辨证,开后世脏腑辨证之先河。他对病因、病机及诊断、治疗的论述十分精湛。特别是在病因方面,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病因学说,指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这是最早把病因分为三类的论述,后来南宋陈言的三因学说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

张仲景对外感热病与杂病的认识和临证治疗方法被后世概括为辨证论治体系,为后世临证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伤寒论》载方首(实为首,因其中的禹余粮丸有方无药),《金匮要略》载方首,除去重复,两书实际收方首,使用药物达种,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誉为“方书之祖”。《伤寒杂病论》中所载方剂,大多切合临床实际。如治疗阳明热盛及暑瘟的白虎汤,治疗*疸的茵陈五苓散,治疗痢疾的白头翁汤,治疗胸痹心痛彻背的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虚劳和虚烦不眠的酸枣仁汤,治疗妇人经漏的芎归胶艾汤等等,都是行之有效且至今仍在普遍应用的方剂。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伦》对方剂组成及方中药物的加减化裁均提出了较严格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君、臣、佐、使相配合的组方原则。根据病情变化和兼症的不同,处方又有所加减化裁。由此可知,张仲景的组方原则严格而灵活。在《伤寒杂病论》中,所用方剂剂型的种类超过以往医学文献。该书所载方剂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酒剂、洗剂、浴剂、熏剂、滴耳剂、灌鼻剂、软膏剂、肛门栓剂、阴道栓剂等不同类型。这些剂型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中医临证各科,用以治疗各类疾病。

《伤寒杂病论》不仅为诊疗外感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和治疗的一般示范。它成书之后,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历代有成就的医学家,无不推崇张仲景的著作,重视对《伤寒杂病论》的研究。唐宋以后,此书的影响远及国外,足证其学术价值之高。《伤寒杂病论》虽有许多学术成就值得继承和发扬,但该书毕竟距今已有余年,受当时历史条件和科学水平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局限性,并非言言金石,字字珠玑,不许改易一字。况且,由于年代久远,辗转传抄错误也是存在的。这些有待于我们学习与研究时认真加以分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