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为百岁老人周长灿
根据绍兴晚报的报道:
父爱如山,哪怕父亲已经百岁。在诸暨市安华镇丰江周村,有一位名叫周长灿的百岁老人。他不仅不需要子女照顾,还独自照顾着中风后生活无法自理的60岁的儿子。儿子的一日三餐全由这位老父亲打理,老人还把一幢4层的楼房收拾得井井有条。
“我照顾儿子,不是生活所迫,而是我有这个能力!我希望能为在外打拼的儿媳和孙辈们减轻一点负担,这也是为家庭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吧!”说这话时,老人开心地笑了。
百岁老人独自照顾儿子
做一餐饭只需半小时
9月14日中午11点,在丰江周村的一幢独栋楼房里,百岁老人周长灿开始做中饭。米是提前浸泡好的,他熟练地插上电饭煲的插头,然后从冰箱里拿出前一天烧好的一碗红烧肉,开始在煤气灶前忙碌。老人时而调一下火力,时而用锅铲翻动锅里的红烧肉,虽说动作有些迟缓,但却十分娴熟。随后,老人又炒了一盘丝瓜,做了一个汤,不到半小时,简单却不失营养的中饭就做好了。
“校,吃饭了!”老人从厨房里端出了这几个热气腾腾的菜。正在客厅看电视的一名头发花白的男子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他就是老人的儿子,名叫周庆校,今年60岁。
老人转身返回厨房,盛了两碗米饭,那碗明显多些的米饭是给儿子的。这时,周庆校已经坐在了饭桌前,他接过父亲手中的饭碗和小勺,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这样平淡而温馨的生活画面,每天都在这个农家院里上演。周长灿自豪地告诉记者,他们父子俩每天11点半吃中饭,晚上5点半吃晚饭,每餐都是一荤一素一汤,他做一餐饭只需半个小时就能搞定。
周长灿出生于年10月12日,马上将迎来周岁生日。老人一生共养育了4个儿女,除周庆校外,还有3个女儿,儿子排行最小。让老人心痛的是,儿子在48岁那年不幸中风,从此生活不能自理。周庆校的媳妇杨妙英很能干,挑起了生活的重担。这几年,杨妙英和她儿子一直在义乌开饭店,照顾周庆校的任务就落到了周长灿老人的身上。
周长灿说,现在一家七口生活在3个地方,自己和儿子在老家,儿媳妇和孙子在义乌,孙媳妇在诸暨城里陪小孩上学。虽然大家不住在一起,但他们经常回来团聚,一家人生活得十分和睦。每次儿媳妇和孙子回家时,老人总是叫他们放心,他一个人能把家里照顾好。
老人说,他有一个习惯,只要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不愿意麻烦别人。“儿子中风后,我理解儿媳妇的不易。现在我自己身体还健康,可以担负起照顾儿子的责任。”老人说。
曾是抗战老兵,妻子早逝
一人把4个子女拉扯大
饭桌上,周庆校吃得津津有味。周长灿说,家里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那就是每餐都有肉,不是猪肉就是鸡肉、鸭肉,他和儿子都喜欢吃肉。以前儿子吃完饭,常会把自己的饭碗收进厨房,但现在老人不让他收了,怕他拿不稳,不小心把碗摔了。
“老爸好吗?”记者问周庆校。“老爸好的!”周庆校答了一句,然后再也不说话了。记者了解到,周庆校在中风后,语言能力丧失了一大半,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在村子里碰到熟人,也就是点个头打个招呼。庆幸的是,他大小便能自理,会穿简单的衣服,但如果碰到稍紧身一点或有拉链的衣服,还是需要老父亲帮忙。
吃过中饭,周庆校依然坐在客厅看电视,周长灿则去收拾厨房,之后便会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休息一下。记者环顾四周发现,周长灿住的房子占地多平方米,共4层,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一楼被老人整理得干干净净。
记者还在客厅看到一张抗战老兵的合影。老人说,他在18岁那年投身军营,曾参加过长沙会战、衡阳会战等战役。虽然如今年事已高,可每当谈到抗战往事,他依然记忆犹新,心潮澎湃。
抗战结束后,周长灿回到老家结婚成家。在儿子两岁那年,周长灿的妻子去世了,此后,周长灿一直没再婚,一个人把儿女们拉扯大。儿女们和孙辈感念到老人的不易,都非常孝顺。现在,周长灿在家里依然是一家之主,记者在门口的门牌上看到,户主一栏上赫然写着“周长灿”。
周长灿说,他曾从枪林弹雨中走来,但一生没吃过太多苦,而今和儿孙们一起享受着安稳的日子,吃穿不愁,今生很知足。
一生都在劳动
89岁时
还在田里种菜
周长灿虽然已经是百岁高龄,但看上去十分清秀,脸上没有一点老年斑,皮肤干干净净。老人称,他现在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做早餐,搞卫生,晚上7点半就早早地睡下,睡眠也很好,父子俩几乎每天重复着这样简单而幸福的日子。
除了照顾儿子,老人还喜欢每天在菜地劳动。在周长灿家房子的后面,有一块小小的菜地,正值季节转换,夏菜已经全部落市。上半年,老人种了冬瓜、丝瓜、苋菜、秋葵、茄子、辣椒等蔬菜,父子俩吃不完,就拿到儿媳妇开的饭店里。“前几天,我就把菜地整理好了,这几天打算把青菜种上。”周长灿说。
说起劳动,周长灿的话匣子又打开了。“菜地这么近,又是这么一点地方,每天在菜地上劳动一下,真不算什么事。”老人说,他喜欢劳动,以前家里的两亩粮田都一直由他种植,直到89岁那年,家里人无论如何不让他再下地了。
周长灿是个闲不住的人。他家的房子有15级台阶,而且有点陡,但老人无论是上还是下,步子都迈得轻松而有力。周长灿介绍,这幢4层楼的房子建于年,院子里种着橘子树、石榴和茶花。其中的橘子树是周长灿在10多年前种下的,现在每年能收获几十斤橘子。
人生已百年,但周长灿耳朵不聋,精神矍铄。在采访时,老人对答如流、反应敏捷,但老人还是感叹年纪大了,有很多事情现在都想不起来了。当记者问及老人的长寿秘诀时,周长灿说,没有秘诀,只是一生都在劳动,喜欢清淡饮食,从不抽烟喝酒。七八年前,他买了一本按摩的书,照着书本,每天早晚都针对脑部、鼻子、耳朵等10个部位按摩一小时,现在一年到头基本没得过感冒。只是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有一只眼睛的视力开始模糊,医生说,这是自然老花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