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去哪里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1越婢加术汤
麻*10克,石膏20克,炒白术10克,生姜10克,甘草10克,大枣3枚(擘)。
药6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风水浮肿,风伤肌腠,水滞化热浮肿,症见肢体浮肿,按之没指,微热恶风,身痛,自汗出,口渴欲饮,小便*赤,脉浮大或数等。
2.香苏散加味
制香附10克,紫苏10克,陈皮10克,甘草6克,葱白6克,生姜6克,杏仁10克(去皮尖,炒,打),防风10克。
药8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不拘时服。
风寒水停肌肤浮肿,风寒束皮,水液停滞浮肿,症见肢体浮肿,按之没指,恶寒,无汗,脉浮等。
3.大青龙汤
麻*10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生姜10克,石膏20克,大枣3枚(擘),杏仁10克(去皮尖,炒,打)。
药7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风寒水停郁热浮肿,风寒束表,水滞内生郁热浮肿,症见四肢浮肿,按之没指,发热恶寒,周身疼痛,无汗,烦躁,脉浮等。
4.麻*附子汤
麻*10克,制附片10克,炙甘草8克。
药3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风寒水停浮肿,风寒外束,水邪内停浮肿,症见肢体浮肿,按之没指,骨节疼痛,恶风,脉沉等。
5.五苓散
桂枝10克,茯苓10克,炒白术10克,泽泻10克,猪苓10克。
药5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膀胱气化不利浮肿,膀胱气化不行,水湿内停,浸渍肌肤之浮肿,症见肢体浮肿,按之没指,小便不利,汗出而渴,或恶寒发热,脉浮等。
6.真武汤
制附片10克,茯苓10克,生姜10克,炒白术10克,白芍10克。
药5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阳郁关门不利浮肿,阳郁不伸,气机关门不利浮肿,症见肢体浮肿,按之没指,四肢厥冷,小便不利,小腹胀满,脉沉等。
7.自拟治水热气化不行浮肿方
芦根15克,茅根15克,冬瓜皮20克,石韦10克,薏苡仁15克,西瓜翠衣10克,滑石15克,灯心草15克(也可通草代之),杏仁10克(去皮尖,炒,打)。
药9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水热气化不行浮肿,水热壅结,膀胱气化不行浮肿,症见肢体浮肿,按之没指,小便不利,或滴沥涩痛,口干渴,脉数等。
8.十枣汤
甘遂、芫花(炒)、大戟各等分,肥大枣适量。
药4味,除大枣外,取余药3味共研为极细末,收贮备用。每用时取肥大枣10枚,擘开,煎水去渣取汁,加药末2克,晨服。
水邪壅盛浮肿,水邪壅盛,脉道阻滞,三焦不通之浮肿,症见肢体浮肿,按之没指,腹部肿大如鼓,小便不利,脉沉实等。
为安全起见,可将药末同枣肉捣乱和为丸服用,或将药末用食醋调成糊状,敷于小腹部,则更为妥当。
9.葶苈大枣泻肺汤
葶苈子15克(炒捣,碎),肥大枣4枚(擘)。
药2味,以适量水先煎大枣,汤成去渣,再加葶苈子煎,去渣取汁顿服。
肺壅浮肿,肺气壅塞,肃降失职之水停浮肿,症见肢体浮肿,按之没指,小便不利,胸部胀满,咳嗽,喘息等。
10.桂枝去芍药加麻*附子细辛汤
桂枝10克,生姜10克,制附片10克,麻*8克,细辛6克,大枣3枚(擘),炙甘草8克。
药7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阳虚阴盛浮肿,阳虚阴盛,水湿内停浮肿,症见水肿,腹胀,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手足厥冷,肠鸣;或兼见身冷,恶寒,肾痛,麻痹不仁等。
11.六君子汤
*参10克,茯苓10克,炒白术10克,陈皮10克,制半夏10克,炙甘草10克。
药6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脾虚气滞浮肿,脾虚气滞,阳化不及之浮肿,症见浮肿,早起两眼胞肿,两腿肿消;而下午则双下肢肿,面目肿消,或兼见大便稀薄,倦怠乏力等。
12.六味地*汤
熟地*24克,山药12克,山茱萸12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牡丹皮10克。
药6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肾虚浮肿,肾阴亏虚,失其主水之职而致浮肿,症见浮肿,按之没指,腰膝酸软无力,小便*而不利等。
13.导痰汤
制半夏10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炒枳实10克,胆南星10克,甘草8克。
痰浊阻滞浮肿,痰浊阻滞而致浮肿,症见浮肿而见身体某一局部,如腿肿,且两腿肿势大小不一,外表皮肤颜色不变等。
14.甘寒养阴方
生地15克,山药10克,石斛10克,玉竹10克沙参10克,芡实10克,莲子肉10克,苡仁10克麦冬10克,甘草8克
上10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分温2服,1日服1剂。
胃阴虚痛,胃痛每于饥饿时发作,有灼热感,稍进饮食则热痛缓解,小便*,大便干,口干而渴,脉细数。
15.冬瓜皮汤
冬瓜皮20克,芦根20克,茯苓皮10克,薏苡仁15克白茅根15克,石苇10克,车前仁15克,滑石10克泽泻10克,灯芯草10克,西瓜翠衣20克
上11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分2服。1日服1剂。
全身浮肿,肤色鲜泽,小便频数短少,尿*赤而感灼热,或口渴饮冷,或脉数苔*。
16.款菀二陈汤
款冬花10克,紫菀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炙甘草10克,干姜10克,细辛6克五味子8克
上9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分温2服,1日服1剂。
咳嗽唾白痰或白色泡沫痰,舌苔白、脉弦或缓。
17.枇杷二冬汤
炙枇杷叶10克,天冬10克,麦冬10克,款冬花10克紫菀10克,核桃肉10克,炙甘草10克,桔梗10克,沙参10克,桑叶8克
上10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分温2服,1日服1剂。
燥咳不已,频频干咳而无痰,喉咙痒,口咽干燥。
18.加味苇茎汤
芦根30克,冬瓜仁10克,薏苡仁10克,桔梗10克甘草10克,贝母10克,鱼腥草30克,桃仁(去皮、尖、双仁者)10克
上8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温分2服,1日服1剂。
肺痈,咳唾脓血或浓痰腥臭,引胸胁隐隐痛,口中干燥,脉数实。
19.热痹止汤
薏苡仁15克,苍术10克,*柏10克,川牛膝10克老鹳草10克,桑枝15克,威灵仙10克,升麻10克射干10克,木瓜10克,牛角片20克
上11味,以适量水煎药,汤成去渣取汁温分2服。1日服1剂。
热痹,肢体关节热痛红肿,或口渴欲饮,或小便热*,或脉濡数,舌苔*。天气变化则疼痛加剧。
20.加味胶艾汤
生地15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艾叶10克,炙甘草10克,*参10克,炒白术10克炙*芪10克,阿胶10克(烊化)
上10味,以水适量先煎前9味,待水减半,纳入阿胶烊化,稍煎,汤成去渣取汁温分2服,半日服1剂。
妇女崩中漏下,或月经过多,小腹坠痛,心慌心悸,少气懒言,肢体无力,苔薄,脉虚小弱。
21.止带汤
当归10克,川芎10克,山药12克,芡实10克炒扁豆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薏苡仁10克菝葜20克
上9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温分2服。1日服1剂。如白带质稠色*气味臭者,可加栀子10克,*芩10克;如白带质稀色清气味腥者,可加煅龙骨10克,煅牡蛎10克。
妇女白带过多。
22.消疹汤
当归10克,赤芍1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茯苓10克,川芎8克,炒枳实10克,桔梗10克炙甘草8克
上9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温分2服。1日服1剂,如体弱脉虚,正气不足者,加*参10克。
全身皮肤突然发生红色小丘疹,如沙粒大,有痒感。
23.活瘀止痛汤
当归12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红花10克制香附10克,炒枳实10克,厚朴10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大*10克,炒桃仁(去皮尖)10克童便1杯(后入)
上12味,以水适量先煎前11味,待汤成去渣取汁,加入童便,温分2服。1日服1剂。
跌打损伤,疼痛,胸闷,大便干结,口干不欲饮,脉涩。
24.肾囊风外治方
紫苏叶30克,蝉蜕5克
上2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趁热熏洗患部,日洗2次。但注意防止烫伤。
另用:紫苏叶10克(研末),蝉蜕2克(研末),梅花冰片1克
上三味,研和均匀,以麻油适量调涂患部。日涂数次。
肾囊风,阴囊奇痒,痒不可耐,搔之流水,结痂。
25.敷*散
*连末10克,*柏末10克,熟石膏8克,梅花冰片3克
上四味,于钵内共研和均匀,凉开水调涂患部,日涂五六次。亦可用鱼腥草30克,以水煎服,日服2次。
带状疱疹,腰胁间密生白色小疱疹,呈带状,可散及胸背颈项,焦痛不安。
26.加减地骨皮饮
生地15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地骨皮12克丹皮10克,白薇10克,蛤粉10克,青黛8克银柴胡10克,胡*连10克,蔷薇根10克
上11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温分2服。1日服1剂。
口舌糜烂如灯盏窝,约豆大,上布白膜,剥之则出血、疼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数年不愈。
青黛3克,*柏末3克,蛤粉3克,人中白3克煅,梅花冰片0.3克
上4味,于钵内共研和均匀,撒布于糜烂部。
27.聤耳方
紫草根3克,冰片0.3克,石龙骨末0.3克,人乳汁适量
上4味,共置于一瓷杯内,饭上蒸取汁,用滴患耳中,1日滴三五次。
耳内流脓,长期不愈。
28.治疗疮方
麝香适量
上1味,用竹针将疔疮或对口疮挑破皮,见血不流血,放麝香少许于破皮处,外以普通膏药贴上。
疔疮或偏正对口(脑疽)初起。
29.槟榔木香汤
槟榔30克,广木香6克
上2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温顿服之。
小儿蛔虫腹痛有包块上下移动。
30.消癥瘕方
当归12g 赤芍10g 川芎10g 桃仁10g(去皮尖、炒、打) 红花10g 三棱10g 莪术10g 制香附10g 桂枝10g 大*10g *参10g 炒白术10g
上12味加水适量,煎汤,去渣,取汁,温服,每日1剂,服2次。亦可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2次,每服30丸。
破血攻瘀,消癥散结
可用于治疗瘀血癥瘕之症。
31.活血化瘀汤
当归10g 川芎10g 制香附10g 赤芍10g 桃仁10g 制乳香10g 红花10g 青皮10g 炒枳壳10g 大*10g 制没药10g上11味,以适量水煎药,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2次。
养血活血,行气散瘀
可用于治疗瘀血内阻的便血,症见大便色黑而易解,腹痛,或见胸闷,舌质有青紫色瘀斑,脉涩等。
32.加味牵正散
全蝎6g 僵蚕10g 白附子10g 当归10g 川芎10g 荆芥10g 防风10g
上7味,加水适量,煎汤,取汁,去渣,温服,日1剂。
养血和血,祛除内外经络血分痰浊之风
可用于治疗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而入,血气阻痹不通而致的口眼斜。
33.柔润熄风方
熟地10g 当归10g 淡大云10g 白芍10g 玄参10g 石决明30g 玉竹10g 菊花10g 双钩藤10g
上9味,以适量水先煎石决明,然后再下其余各药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2次。
养血熄风
可用于治疗血虚眩晕,症见头晕眼花,动则加剧,面色白,口唇不华;或头部掣痛,恶心欲吐;舌质淡,脉细弱等。
34.滞泻方
*参10克白术6克茯苓10克甘草5克苡仁1o克陈皮5克麦芽10克*连3克石榴皮6克马齿苋10克神曲6克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药汁稍浓缩,加糖,半岁以内,一次服15毫升,每隔2---3小时一次;半岁至一岁,一次20毫升,2~3小时一次;一岁以上,一次25~30毫升,2~3小时一次。
[功效]健脾和胃,清热化滞。
[主治]小儿积滞腹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