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朔金宝乡老厂村,独居老人肖朝发因中风瘫痪,全村照顾了他4年。年8月21日,桂林日报报道了这则正能量故事。今年2月底,记者再次来到老厂村发现,全村唯一不变的是对肖朝发的关爱。变化特别大的是,肖朝发不仅能借助小板凳行走,能够照顾自己的基本起居,还在政府和村民的帮助下,如愿以偿地住进了新房,生活大变样。
独居老人住进新房
年6月7日凌晨,阳朔金宝乡老厂村突发洪水,独居老人肖朝发因为无法发送求救信号,被大水浸泡一整夜。早晨,得到村民营医院治疗,后来出现肌肉萎缩导致中风,失去了行动能力。
此后,村民开始轮流照顾他,至今已经快6年了。由于始终不愿给村民和政府“添麻烦”,肖朝发从年到年一直居住在临时安置的帐篷内。其间,村干部一直给他做思想工作,最终他才同意建房。
其实大家一直很关心肖朝发。为帮肖朝发建新房,阳朔县应急部门拨了2.5万元,阳朔检察院和金宝乡各拿出了上万元。很多村民也想捐钱,但考虑到资金已经够了,村里面就委婉拒绝了,但村民还是你一百他两百,捐给了肖朝发。
除资金外,房屋的选址和建设也被村民全包了。
考虑到新房不能离河边太近,所以肖朝发的老屋不能用,更不能占用耕地,村干部们再三斟酌后,选到了村里的广场附近。“主要考虑到离村民近,方便照料。”村组长何善财说,选址过程中,村民都主动提出不要费用,甚至还砍掉了部分自家的柑橘树。
“帮肖朝发建新房是全村人共同的‘愿望’。虽然用了我的地,但我觉得这是好事,不能计较。”村民何维书说。
从年7月开始,何善财就一直忙着帮肖朝发建房,请施工队、买材料,事事亲力亲为。主体建起后,村民轮流出工,包括提供部分建筑材料。虽然当时正值炎热夏日,但大家齐心,不到3个月新房就建好了。
“给他搬家那天,好多村民都去了。当时肖朝发很激动,一个劲地哭,哭得话都说不清楚了。但我们都看得出来他很满意。”一直给肖朝发送饭的村民王建华说。
肖朝发的新房约40平方米,卧室有独立卫生间,采光通风好,水电齐全。而且知道肖朝发行动不便,村民还细心地帮他抹平了门槛。
“以前每次下雨我都害怕涨水,现在每天都能安稳睡觉。我真的谢谢大家。”谈到住进新房的感受,肖朝发的眼眶数次泛红。
大家将一如既往照顾他
其实村民对肖朝发的照顾从未间断。比如村里办酒席,大家会端些好菜给他。村里人去赶集,也会主动去问肖朝发,并帮他捎回日常用品。
“肖朝发也享受了农村特困人员补贴和医疗、养老政策。”何善财说。
“每个月元的农村特困人员补贴都按时发放,逢年过节也会送一些油米和保暖的衣物给他。”金宝乡党委委员覃久凤说,经过村民同意,肖朝发家里的水电费用也都是由自然村负担。
“我现在还是隔三岔五就来给他检查身体,就像有一个牵挂。以前,他经常拉着我的手痛哭,现在都是笑的多。”村里的医生阳映有告诉记者。
肖朝发住进新房后,村民心里的一块石头也算落地了。但大家对他的关心好似已成了一种习惯,都说还会一如既往地照顾他。
谈到以后,肖朝发说,他希望自己的身体能一天天好起来,过上更开心的日子。(刘健唐林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