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22
虎年吉祥
恭贺新禧
伤寒学堂——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除治疗外感发热外尚能治疗水饮病,认真学习中医前辈们的经验,并期待能有自己的收获。
大青龙汤条文如下: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麻*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
前后文互参是学习《伤寒论》很好的一个办法,上述条文结合《金匮要略》水气篇、痰饮篇相关内容则相对好理解一些。
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疼,身体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重,谓之溢饮。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上述三段条文中皆是治疗脉浮缓、身疼痛的,条文互参可知《伤寒论》第三十九条大青龙汤也是用于治疗风水,“无少阴证”乃鉴别少阴水饮,也符合病在表者,汗之则愈的治疗原则。
另外,大青龙汤与越婢汤药味及作用有相同之处,如能结合上述条文,解读《伤寒论》桂枝二越婢一汤则能解答心中疑问,别有收获。
当然这只是一种理解,学习中医前辈的相关论事,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大青龙汤。
成无己:此伤寒见风脉也。伤寒者身疼,此以风胜,故身不疼;中风者身重,此以兼风,故乍有轻时;不发(医统本作“久”)厥吐利,无少阴里证者,为风寒外甚也。与大青龙汤,以发散表中风寒。
尤在泾:伤寒脉浮缓者.脉紧去而成缓.为寒欲变热之证.经曰脉缓者多热是也.伤寒邪在表则身疼.邪入里则身重.寒已变热而脉缓.经脉不为拘急.故身不疼而但重.而其脉犹浮.则邪气在或进或退之时.故身体有乍重乍轻之候也.是以欲发其表.则经已有热.欲清其热.则表犹不解.而大青龙汤兼擅发表解热之长.苟无少阴汗出厥逆等证者.则必以此法为良矣.
*元御:阳明篇: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谓系在太阴,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大青龙之浮缓,则阳明之缓,非太阴之缓也。脉法:寸口脉微而缓,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灵枢·津液五别》:中热则胃中消谷,肠胃充廓,故胃缓。胃缓是以脉缓,缓者,胃气之脉也。后记:后学妄自揣测圣人之意,偶然间想到三九条所讲或是以大青龙汤治疗风水。年前再度《伤寒论》时,委实不明越婢汤中“越婢”二字何意,翻阅资料解读时意外联想到大青龙汤,才有此想法。今日写这篇短文时,又查阅了胡希恕先生文章,先生亦言大青龙汤治疗水气病,为能与先生之意同而兴。亦感谢*元御等前贤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考角度。
20
22
甘草祝您红红火火
往
期
精
彩
药王孙思邈治疗妊娠女性心烦意乱的方子
中医不能闭门造车
十八年目睹中医之怪现状
《千金翼方》中延年益寿的五精酒
药王孙思邈治指头炎的绝密不传方
夜间咽塞,感觉窒息的慢性咽炎
治疗瘾疹瘙痒的石南汤
治疗健忘,让人更聪明的几个方子
治疗腿脚不利的枸杞菖蒲酒
治疗饮食入胃便汗出如水的泽泻汤
治疗虚人便秘的淮南五柔丸
治疗尿路感染的地肤子汤
治疗头生白屑,瘙痒不堪的沐头汤
跟药王孙思邈学习选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