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胜权是江西省波阳县人,年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后来成长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导师。自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员”。年获“广东省先进工作者”称号,年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彭胜权家中世代行医,有明确历史记载的传承有多年,到他时已经是第五代。彭胜权的学术专长与家传医学有非常深厚的渊源。年,彭胜权考入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医疗系,在这里,他受教于广东名医罗元恺、*耀焱、刘仕昌、邓铁涛等专家教授,充分吸收了各位名家大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年,他成立了温病学教研室并担任主任,专门一直从事温病学教学、科研与临床工作。
《温病学》一直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主干课程,但是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彭胜权担任温病教研室主任以后,首先向学校提出了体制改革的建议。经过慎重研究,学校将改革的重任交付给他。彭教授首次总结了“大胆改革、回归临床”的思想,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年实现了体制的改革调整。
同时,在附院设立了温病专区,有效改变了温病教学脱离实际的情况,有力克服了抽象教学的理解难的局面。首创温病学教、医、研三位一体的新体制,获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彭胜权自年起,提出本学科以研究岭南温病学说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经过十二年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此温病学真正适应了岭南的特点,岭南也终于有了自己的温病学。他组形成的岭南温病研究团队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将其纳入了“十一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研究团队,获得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彭胜权教授也担任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顾问。
彭教授不仅继承了传统的温病学,而能够在继承中发展,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年,他主编了全国普通高校中医药统编教材《温病学》,提出了伏气温病学说全新理论,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如果有朋友想要了解《温病学》,可以去看一看。
彭教授非常注重临床,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总结,他在用温病学理论治疗脑病上形成了自身的特色经验,研制出中风1、2、3号处方,运用芳香开窍法治疗感染性脑炎、脑梗塞和脑出血等脑病,挽救了大量脑病患者的功能,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有一次,他接诊了一位中风患者,当时西医认为已经无法进行手术,就算是手术风险也极大,很有可能变成植物人。家属不甘心,于是找到彭胜权。彭教授经过仔细诊治,在自研3号方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加减,同时采用了专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和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急性昏迷患者的“通腑泻热逐瘀法”,降低颅内高压,有效促进了患者苏醒。后来,通过中医紧急调理的救治,病情得以稳定,符合手术指征,最终顺利手术,术后康复效果非常好。
彭教授先后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全国统一教材《温病学》、《高级中医药丛书·温病学》《岭南温病研究与临床》《中医急症实用手册》等,是中医从业者、爱好者极具学术价值的学习书籍,对提高中医水平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医急症实用手册》包括中医急症诊断基本知识,常见17种急症的处理,指针、刮痧、拔罐等八种疗法在急症治疗上的应用等,是非常实用的中医手册,不光适应中医从业者,而且对于普遍家庭的自我保健也非常实用,关键时刻也许可以救命,更好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注: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