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简单的来说,过了50岁后人们能大致了解自己的寿命长短。50岁后是一生中的转折点,不管是精力还是体力都大不如以前,各种疾病也会随之而来,最可怕的莫过于中风,若没有及时治疗势必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甚至使得患者生活不能自理。
为什么50岁后易发生中风?
随着年龄增长,患上中风的风险逐年升高,进入50岁后血管会慢慢老化,再加上不良的饮食习惯、缺少运动、情绪波动大等会升高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减慢血液流通速度,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也有一部分50岁以上的人伴有慢性病,如高血压和高血脂以及糖尿病等会加重血管病变,使得血管狭窄堵塞或生成血栓,从而引起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意外。
远离中风需,改掉哪些坏习惯?
1、熬夜
偶尔一两次熬夜也没有问题,但经常熬夜却会降低免疫力。50岁左右事业基本稳定,面临着每天的各种应酬,还要照顾家中的老人,关心孩子的学业等,会让他们承受着太多的精神压力。再加上总是熬夜加班会引起内分泌失调,使得体内毒素堆积,紊乱各个器官正常运转,加重各个器官组织负荷,从而引发一系列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以及糖尿病等,以上慢性病是导致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
2、不规律的饮食结构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总是大鱼大肉吃、吃重口味的食物等,会使得体内代谢发生异常,从而导致高尿酸、高血压以及高血糖,这些疾病可诱发脑中风。尤其是血液粘稠度升高时会减慢血液流动性,使得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形成血管堵塞和血栓。
3、大量吸烟喝酒
在家庭聚会或各种应酬中饭桌上几乎离不开酒,但长期吸烟喝酒易引起脂肪肝和酒精肝,加速血管老化速度,减慢血液循环,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另外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患上脑中风和脑溢血的风险比普通人高达好几倍。
4、长时间坐着不动
长期坐着不动会减少活动量,减慢血液流通,使得脂质物质在血管壁沉积,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同时也会使得多余能量转化成脂肪在体内堆积,引起身体肥胖,肥胖可诱发血管病变,最终导致脑中风。
温馨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需调整好心态,不能大喜大悲,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一切,不能因为小事而暴躁如雷,尤其是更年期的人,做好心理疏导以及调节至关重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远离油炸食物和肥腻食物,控制每天总热量摄入,每顿饭只吃7~8分饱即可,能减轻胃肠道负担,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保持适度运动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而且也能消耗多余的能量,帮助控制体重,达到消脂减肥效果。最重要的一点是控制好血压、血糖、尿酸以及血脂,减少一切诱发中风的危险因素。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