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经治疗之后,很多患者都会出现偏瘫的症状,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康复治疗来恢复机体的功能。在康复的过程中,有些家属可能会产生一些对于康复的误区,这就对身体恢复的进程造成了影响,如果康复不当,甚至还会留下后遗症。
康复过程中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依赖医生的治疗,不主动进行康复训练
一些家属与患者认为在康复期间,患者身体虚弱,应该依靠被动训练来锻炼身体。在康复早期,患者没有力气进行活动,这时需要通过康复师和家属的帮助,进行被动运动,锻炼身体的肌肉与关节。当患者身体部分恢复后,应在被动运动的基础上加入主动运动,才能够更好地适应身体状态,更早地恢复自理能力。
误区二:没有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
有些家属与患者在康复期间急于求成,忽视了患者当前的能力,跳过了一些简单的康复步骤,直接进行复杂的训练。然而欲速则不达,这种做法不但没有办法更快地让患者的身体恢复,反而有可能带来危险。例如患者的下肢功能尚未恢复时,强行进行走路的训练,很容易损伤膝关节,还有跌倒的风险。
误区三:在偏瘫侧输液
有些患者与家属认为,偏瘫侧的肢体无法动弹,正好能用来输液,避免肢体移动造成针头位移。实际上,患侧肢体由于活动度不佳,血液回流较差,输液时药物难以循环进入体内,容易导致患肢水肿等问题。
中风康复期间,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积极配合锻炼。在福州国德康复中心,康复师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在传统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康复器械辅助,让康复过程增添了趣味性,增加了患者对康复的兴趣与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