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是不是可治疗中风后遗症?
中风后,经过三个月的治疗,仍有残留的症状,称为中风后遗症。后遗症往往挥之不去,难以治愈,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生活和工作。很多患者不能长期住院,家庭针灸护理更为重要。
中枢性面瘫患者,单眼睑不能闭合或抬起,嘴角下垂,舌头伸向患侧,嘴角流口水。
取穴:孙、四白、风池、地仓、夹车、合谷。太阳可以将针沿颧弓内缘刺入,刺入面颊。可以直接刺入四白去触碰骨孔,就会出现一种放电感。风池可以刺穿结的喉咙,达到1.5到2英寸的深度。地下室和颊车可以互相穿透。
失语症患者不能回答问题或理解问题,不能说话,不能正确命名物体。
取穴:上兴、百会、风池、金津、玉叶、同里、天柱、连泉。上星和百会可以互相穿透,金金和玉叶可以用三棱针刺破放血。连泉能深入舌根,使酸痛到达舌根。
上肢功能衰竭初期,上肢无力无力,后期上肢收缩,患肢不能自由屈伸。
取穴:极拳、赤泽、合谷、健、曲池、外关。针弹簧应使手指有放电感觉。打合谷使针感传递到手指。剩余的穴位可以补充和缓解。
下肢衰竭,患肢不能抬起,常伴有足内翻,足底不能着地。
取穴:味中、阴陵泉、昆仑、环跳、三阴交、阳陵泉、介西、秋虚、昭海。针环跳、围中、三阴交,针应传至足。丘墟能透海。其余点可采用增减法。
便秘取穴:天枢、风龙、水道、回来,均采用捻转引流法。进针1分钟,留针20分钟。针每5分钟操作一次。
小便失禁取穴:关元、气海、太溪、阴陵泉。关元、气海用毫针治疗,可加灸。太溪宜用进补法。阴陵泉宜用泻法。尿潴留可以参考这组穴位,加取中极,但穴位不宜过深,以防损伤胀大的膀胱。
以上症状常同时出现,可每组穴位交替轮换或每次治疗选择重点穴位配方。
头针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对于单侧运动障碍,可选择对侧运动区的相应部位。对于异位感觉障碍,取对侧感觉区域的相应部分。对于失语症,选择对侧语言的每个区域。采取胃区域便秘。从生殖器区域取出异常尿液排泄物。对于肢体水肿,取对侧血管舒缩区。
长期偏瘫肢体痉挛也可按上述体穴组刺入太阳穴、曲泽穴、阳焦穴、介希穴、胃中穴、针刺放血等穴位,每穴出血量5-15次毫升。.每7到10天一次。
穴位注射也有效。每次选择全身3~5个穴位。可选择5%防风注射液或5%人参注射液、-2、三磷酸腺苷等,隔日1次,15次为一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