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对于有高血压问题的朋友,特别是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我们都强调低盐饮食的重要性,而强调低盐的真正意义,在于控制身体对于“钠”的过量摄入,而对于习惯了重口味,高盐饮食的一些朋友来说,虽然明白低盐饮食的重要性,但要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改掉已有多年的饮食习惯,却并不那么容易,对于这种情况的朋友,如果能够选择一种盐,能够在口味改变较小的前提下,还能尽量地减少身体钠的摄入,就是一种保护高盐摄入带来血压升高,以及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方式。
虽然市面上早就有含钾盐的低钠盐销售,但是对于使用含钾的低钠盐到底能够带来多大的心脑血管健康获益,却缺乏相关的大数据研究来证明,而近期,由北京大学领衔的一项在我国进行的代盐和中风风险研究(简称SSaSS研究)在著名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并在近期举办的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公布,并获得了国际医学界的高度肯定。
该项研究到底是如何进行的,又得出了哪些结论,对我们日常生活又有哪些启示?我们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解读一下这些针对中国人吃盐的新研究。
SSaSS研究:食用替代盐有助降低心脑血管风险该研究是在中国进行的一项开放式,整群随机试验,共涉及来自于我国个农村的参与者,参与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且患有高血压病史或中风病史,共有人参与了该项试验,参与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平均年龄为65.4岁,女性比例为49.5%,其中有72.6%的人群有中风病史,88.4%有高血压病史,参与者被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为两组,干预组的参与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含质量比为75%的氯化钠和25%的氯化钾的替代盐,而对照组的参与者,继续使用普通盐(%氯化钠),并对两组人群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脑卒中,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全因死亡风险进行了对比研究。
在研究中,并没有对参与者每日摄入食盐量进行严格控制,但研究人员为所有参与者提供了预防中风的健康建议,其中也包括减少盐的摄入,在平均随访4.74年的事件中,共出现了例卒中,超过人出现了死亡,超过人发生了主要的心血管事件。
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含钾替代盐的参与者,平均收缩压比对照组下降了3.3mmHg,而在心脑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降低方面,干预组比对照组中风风险降低了14%,非致命性中风,非致命性急性冠脉综合征等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了13%,而死亡人数减少了12%。
需要指出的是,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心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的亚组中,都观察到了这种心脑血管方面以及减少死亡风险方面的获益,因此,研究团队指出,这些结果可能还低估了吃含钾替代盐的益处,因为统计数据显示,在研究期间,在对照组中,有7%到8%的人也开始使用含钾替代盐。
而使用替代盐的安全性风险方面,研究小组以发生高血钾为安全性评价重点,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有高血钾引起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干预组为每0人平均3.35人,而对照组为每千人3.30人,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通过上述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在我国老年高血压人群中进行的研究显示,对于高盐摄入的人群,减少钠的摄入量,使用替代盐,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风险和死亡风险。
关于该研究的解读和一点思考在饮食中,注意控制盐的摄入,对于高血压患者,特别是一些本身就有高盐饮食习惯,或存在盐敏感性高血压的人群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种饮食调理方式。实际上,人体每日即使按照6克盐的低盐饮食标准,每日摄取的钠也足以满足人体所需了,过量摄入钠,会引起细胞内电解质的失衡,从而引起水钠潴留,导致血容量增加,引起血压的升高,同时高钠饮食还会对于肾脏、心脏等器官形成压力,再加上血压升高的影响,加大肾功能受损以及心脑血管方面的风险。
含有一定比例氯化钾的替代盐,能够有效地减少人体钠的摄入,同时增加钾离子的摄入,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能够更好的维持人体的电解质平衡,同时还有一定的辅助降压作用,而推荐高血压患者食用低钠盐的另一个好处在于,对于一些不能够改变饮食习惯,坚持低盐饮食的朋友,低钠盐能够在更大限度是减少钠的过量摄入,更好的降低血压升高及心脑血管风险。
但对于上述研究,我们看到的是大数据的研究结论,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如果真的在意身体健康,如果真的想要减少高血压带来的心脑健康危害,积极控制血压的同时,就应该提醒自己,一定要吃得清淡一点,尽量地减少盐的摄入,除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炒菜用盐以外,各类调味品,零食,饮料,咸菜,加工肉制品等饮食中摄入的隐形盐,同样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