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疾病,发作的瞬间让人尊严全失:口歪眼斜、四肢麻木、甚至瘫痪……“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二战三巨头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都因它离世,这便是「中风」。
据统计,中风的死亡率在所有疾病中排第2位,每16秒就有一个中国人死于中风。
除此之外,中风还是中国第一大致残性疾病,只有不到20%的患者可以获得基本痊愈。
中风,虽然如此常见,但是不少人对它还存在一些误区,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关于中风的那些事儿,尽早预防,尽早辨别前兆、掌握急救知识,就能把伤害降到最低。
中风的发生,看似突然,其实是有征兆的。
如果能够识别早期发作的症状,并及时就诊,就可能避免多种严重的后遗症,挽救大多数患者的生命。
一、哪些人群容易有中风的危险?
1、多半在中年前后,身体肥胖、面赤气粗、肩宽项短的人群;2、身体消瘦、面黄气怯、缺乏脂肪的人群;3、嗜好烟酒、肉食、油荤重、甜食、厚味的饮食习惯的人群;4、家族祖父母及父母之人有患中风的家族史;5、有色欲过度、劳累过度、情志所伤的人群;6、喜欢熬夜,真阴亏损,肝阳上亢,气滞血瘀之人;7、年老气血虚衰,不加保守元阳,真阴暗耗之人。
二、中风最后的预警,千万别忽视
中风病发前一般经历过小中风,它的症状类似中风,一般表现为:
1、脸、口角歪斜,咧嘴变得困难
2、双臂或单臂没有力气,或感觉麻木
3、口齿不清
4、视野缺损
5、意识模糊、头晕,失去平衡等
这些症状持续时间很短,一般只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然后就恢复了,所以许多人都不以为意、视而不见,或者心存侥幸,不作任何检查与重视。
但如果不把小中风不当回事,不早处理,这些情况可能会继续存在并且加重,引发再一次中风,危害性更大,甚至可能是你生命中最后一次中风。所以,一旦出现以上状况,即使暂时恢复了,医院检查治疗,不要拿自己或者家人的生命开玩笑。
三、中医预防中风有什么技巧?
《内经》上说: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针灸大成·治症总要·中风论》:急灸足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灸令逐祛风气,自疮口出,如春交夏时,夏交秋时俱宜灸,常令两足有疮为妙。
另外还可以在换季时艾灸气海、关元,调补真阴元阳,起到预防疾病、强壮身体作用。
春夏相交灸气海,一名丹田,丹田就是炉灶,它能补阳虚,阳虚指的是气火不足。每日灸7次,灸7次为止。
针灸建议针刺曲池、合谷、内关、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平阴阳,和脏腑,调气血,通经络,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先针健侧,后针患侧,手法先补后泻,留针30分钟。用此针法预防,有症状就针,隔日针1次,以7次为度,以观后效。
另外也要注意饮食及运动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为宜,适当多食豆制品、蔬菜和水果,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坚持适度户外运动,应逐步适应环境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