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急性发作之后,患者可能会因经脉瘀阻导致身体血液循环不畅,神经功能营养缺失,进而发生身体单侧偏瘫、口齿不清、嘴角歪斜等情况,如治疗不及时,可能会落下长期的后遗症。虽然大多数患者在中风发作后需要及时用药治疗,但为了促进患者肢体、言语功能恢复,康复手段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中针灸作为常见理疗方式,对于中风的恢复有着较大帮助。
针灸是治疗中风所用的较为广泛的理疗方式,目前主要包括体针疗法、头针疗法、电针疗法、艾灸、点刺、火针等。针灸治疗中风主要是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功能障碍,进行局部刺激,以改变疾病病理过程,达到活血祛瘀、平肝潜阳、清热化痰、通经醒脑开窍之功效。通过针灸改变肌肉状态,改善肌肉张力,针灸刺激可有效唤醒细胞核团,使中风患者的局部功能障碍有所恢复。头针和体针是中风针灸治疗的常用方式,神庭、人中、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人体穴位在针灸的刺激下,能够促进人体经络疏通,协调身体阴阳,使中风患者面部肌肉麻木、僵直,肢体屈伸不利等情况有所改善。
当然,除了针灸理疗之外,中药熏灸、推拿、按摩等方式也是中风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患者可以前往正规的医疗机构接受护理,平时注意按时用药,遵医嘱调整生活习惯,可降低中风二次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