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中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脑卒中后,过早下地走路将导致异常步态,什
TUhjnbcbe - 2025/8/14 12:13:00

发生脑卒中后,患者和家属都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时候可以正常走路?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stroke)俗称中风,包括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实质出血、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脑卒中指多种原因导致脑血管受损,局灶性(或整体)脑组织损害,引起临床症状超过24小时或致死。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脑卒中后遗症会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同时也影响着一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所以脑卒中后的康复就显得至关重要。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时机

尽早开始脑卒中患者只要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训练。脑卒中康复原则:主动参与。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康复实质上就是一个学习、锻炼,再学习、再锻炼的过程。

全面康复脑卒中的特点是障碍与疾病共存,因此康复应该与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合理用药可以预防脑卒中的再发。

循序渐进实施个体化的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持之以恒。康复是一个需要持续进行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训练,功能才能改善和巩固。

脑卒中早期患者如果处于软瘫期,家属要积极参与帮助患者摆放良肢位,使患者避免一个姿势异常,如肩关节早期半脱位,足下垂,这些不良的姿势都会影响患者的后续康复。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会经历软瘫期,由于脑血管损伤位置不同,损伤面积不同,有些患者扔然保留肌力。

什么时候可以进行步行训练?

下肢关键肌达到4级以后可以进行步行,但是需要循序渐进,在步行之前需不断增加下肢肌力,如站立训练,抬腿训练,这一阶段不能操之过急,以免影响步行姿势。

另外,没有经过专业康复师的指导,患者自行锻炼时,往往在下肢关键肌力不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训练,会导致一个步行姿势异常,膝关节疼痛甚至膝关节反折。所以早期的下肢锻炼不能操之过急,应该积极配合锻炼,以增加下肢关键肌的力量为主。

注意在增加患者下肢肌力的同时积极诱发患者抬脚背,训练动作如屈膝屈髋的同时嘱患者进行足背上抬,以此来诱发患者“抬脚被”这一动作,这个关键动作常常容易被忽略,足下垂会导致患侧下肢“变长”,从而加剧患者步行过程产生侧方提髋的异常姿势。

如果患者已经可以完成足背上抬这一动作,患者步行周期的摆动相就相对比较完整,就可以有效抑制患者侧方提髋这个异常步行姿势的发生。步行周期包括摆动相跟支撑相,支撑相在步行过程中比较重点需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脑卒中后,过早下地走路将导致异常步态,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