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中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每周一期,学会发骨髓报告单形态学进阶
TUhjnbcbe - 2021/6/9 3:14:00

每周一期与细胞形态学诊断者一起提升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图片及病例医院血液科张建富、王蓉、王琰和王慧提供及授权发布。

——检验君01病史资料

患儿王某,男,3岁3月。患儿2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热峰38.2度,无寒战抽搐,无头晕头痛,口服退烧药后降至正常,医院就诊。

查血常规示“WBC:.79*10^9/L;Hb:90g/L;PLT:65*10^9/L,见原幼细胞”。医院就诊,拟“急性白血病”收入血液肿瘤科。外周血常规检查见附图。

体格检查:神志清,精神反应可,全身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双颈部可及数枚*豆大小淋巴结,质韧,无触痛。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胸骨无压痛。腹软,肝肋下1cm,脾肋下2cm,无压痛。食纳与睡眠一般,体重减轻1kg。

01外周血细胞形态

左右滑动查看细胞分类

左右滑动查看细胞分类

左右滑动查看细胞分类

02骨髓血细胞形态

左右滑动查看细胞分类

左右滑动查看细胞分类

左右滑动查看细胞分类

根据简要病史和细胞形态,作何诊断?依据是什么?1医院

今日病例为患儿,因发热就诊,血常规白细胞明显增高,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外周血涂片可见原幼细胞,高度考虑为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形态:大量原幼细胞胞体偏大,胞浆丰富,染色偏碱,可见较短较粗的Auer小体,细胞核,核形有圆形、椭圆形、折叠、凹陷,染色质疏松,核仁可见,大而明显,部分原幼细胞核有折叠扭曲,考虑幼单,还有一部分原幼细胞胞体中等大小,胞浆量少,核染色质细致,倾向原粒,但比例应该不够。完善组化染色POX;最后根据比例报告M4/5,建议免疫分型,分子生物学相关检查。

2蒋医院

今日病例,男童,因“2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就诊,查血常规:高白、贫血、血小板减少,见原幼细胞,考虑急性白血病。体格检查:双颈部无痛淋巴结,肝脾肿大,体重减轻1kg。外周血及骨髓涂片可见两群原幼细胞:一群胞体较大,胞浆量丰富,染淡蓝色,无颗粒,胞核大,部分折叠扭曲,核仁1-3个,清晰可见,似原幼单核细胞。另外一群胞体较小,胞浆量少,染蓝色,无颗粒,胞核大,圆形或椭圆形,较规则,核染色质较粗,核仁1-2个。考虑M4或MPAL(混合细胞白血病),建议结合组化染色,进一步确定。完善免疫分型,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3欧阳竹林医院

今天的病例患儿,男,3岁3月。2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热峰38.2度,无寒战抽搐,无头晕头痛,口服退烧药后降至正常,查血常规示“WBC:.79*10^9/L;Hb:90g/L;plt:65*10^9/L,见原幼细胞”。体格检查:神志清,精神反应可,全身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双颈部可及数枚*豆大小淋巴结,质韧,无触痛。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胸骨无压痛。腹软,肝肋下1cm,脾肋下2cm,无压痛。食纳与睡眠一般,体重减轻1kg。患者急性病程!WBC极度增高!Hb和PLT降低!肝脾肿大!符合急性白血病特征!细胞形态:可见一群原幼细胞,细胞偏大,胞核染色质粗糙,凹凸不平坦,可见扭曲折叠,切迹,以及双核!核仁1-3个大而明显!胞浆丰富,染深蓝色!不透明!部分可见较多紫红色嗜天青颗粒,初步判断为原幼单核细胞!综合考虑为AML中的M5,结合细胞化学染色POX、PAS、NBE及NBE氟化钠抑制试验!免疫分型,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4白医院

今日病例,3岁男童,发热就诊(无明显诱因要引起重视),外周血WBC极度增高,PLT、Hb下降,分类见原幼细胞,肝脾肿大,肯定是急性白血病。骨髓见大量异常细胞,胞体大小不一,部分细胞胞体胞核较规则,部分细胞胞核扭曲折叠明显,核染色质细致网状,核仁清晰(1到多个不等),胞浆量少到中等,综合考虑急性髓系白血病,M4可能性大,还需进一步结合特殊化学染色。同时完善免疫分型(排除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和分子生物学检查。

5刘医院

今日病例为儿童患者,因发热就诊,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增高,并且有贫血和血小板的减少,外周血可见原幼细胞,此时可断定为急性白血病,脾脏肿大应该为白血病细胞浸润引起。细胞形态,大量原幼细胞胞体偏大,胞浆丰富,染色偏碱,可见较短较胖的Auer小体,即为AML。再看细胞核,核形有圆形、椭圆形、折叠、凹陷,染色质疏松,核仁2-5个,大而明显,虽然部分原幼细胞核有折叠扭曲,但大多数原幼细胞看着还是像原粒。完善组化染色POX;如果POX阳性强度强,则计数分类到原粒,阳性较弱则分类到原幼单,最后根据比例报告M1/2或者M4/5,建议免疫分型,分子生物学相关检查。

张建富老师评析

病史分析:患儿男3岁因发热就诊,外周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体格检查,有轻度淋巴结肿大,肝脾淋肿大。俨然属急性白血病特征。

外周血常规分析: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机器无法分类,但令人高医院检验科行了人工分类,并写明见幼稚细胞,非常了不起,值得学习、赞扬和肯定。大家接着看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及其参数,该患者为轻度贫血,且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白血病患者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细胞形态分析,根据临床病史和细胞形态肯定为急性白血病,具体亚型要看细胞形态及细胞化学染色。

外周血和骨髓中有明显两群细胞,如果大家能看出来,诊断就没问题,如果没看出来,那只能想到AML和或ALL。大家可能会问细胞化学染色,告诉你POX原幼细胞阴性,你想参考细胞化学染色去诊断,一点门都没有。POX原幼细胞阴性,根据细胞形态你可能诊断AML中的M5,但不能诊断M4,M4患者POX原幼细胞应该≥3.0%。本患者阴性,没办法诊断M4,只能考虑M5和ALL或混合白血病中的单淋混合。

不过,还是那句话,如果你仅认为是一群诊断AL(类型待定)。如果你看出有两群细胞,诊断AL(MPAL可能)。关于混合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03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左右滑动查看细胞分类

左右滑动查看细胞分类

病例重点与结论

本医院血液科实验室提供。

今天的病例讨论结果是:

细胞形态学诊断:

1.AL(MPAL可能)

2.建议免疫分型、染色体检查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免疫分型报告:见两群细胞,一群为髓系,单核可能,另一群为淋系。

细胞遗传学:见报告。

分子生物学:未见报告。

MPAL常见以下两种类型

1.急性双系列白血病,双克隆,即原始细胞分为两群,分别表达各自系列表型特征,如髓系和淋系。或B淋系和T淋系。急性双系列白血病可演变为双表型白血病。

2.急性双表型白血病,原始细胞同时表达髓系和T淋巴细胞或B淋巴细胞系特异抗原,或同时表达B淋巴系和T淋巴系特异抗原,少数病例原始细胞可同时表达髓系、T淋巴系和B淋巴系三系抗原。

大家看急性双系列白血病,即双克隆型,作为细胞形态工作者是不是可以有所作为,即在光镜下可见两群细胞。而第二亚型,即急性双表型白血病,细胞形态就无能为力了。

课后练习01病史资料

本医院血液科实验室提供。

患儿吕某某,女,12岁2月。患儿3月前出现面色苍白,无发热,无咳嗽咳痰,家人未予处理,近1月鼻衄1次,量多,4天前感发热,体温未测,近2天家人发现面色及口唇苍白明显,时感乏力。医院就诊,查血常规:WBC:4.69*10^9/L,RBC:2.61*10^12/L,HCT:26.4%,MCV:.1fL,MCH:34.9pg,Hb:69/L,plt:25*10^9/L,拟再生障碍性贫血收入住院。

体格检查:神志清,面色苍白,贫血貌,全身皮肤未见瘀点淤斑,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软,肝肋下及边,脾肋下未及,无包块。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请根据简要病史和细胞形态给出你的诊断和诊断思路。答案将于下周公布!上期课后练习解答01病史资料

患者张某某,男,67岁。因“肛周脓肿2天”收住入院,患者2天前因肛医院就诊,外周血常规示,白细胞48.2X10^9/L,淋巴细胞6.02X/L,单核细胞5.63X10^9/L,血红蛋白g/L,血小板28X10^9/L,镜下可见大量原幼细胞。

现患者为进一步诊治收住我院,我院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继续升高,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进行性下楼。病程中有畏寒、发热,体温38.2。有头昏、胸闷,无咳嗽咳痰,无胸骨压痛,无皮肤粘膜出血,近期体重减轻5公斤。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肝脾肋下未及。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病例讨论结果是,AML未分化型

细胞形态学诊断:

1.AML未分化型,按FAB分型结果是,ANLL-M1。

免疫分型报告: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伴单核分化。

常规染色体检查:正常核型。

分子生物学检查:未出报告。

临床病史分析:患者为中年男性,因肛周脓肿就诊,肛周脓肿也是白血病常见症状,主要是肛周感染引起,也有可能是白血病细胞浸润,肛周脓肿治疗起来比较麻烦。在急性白血病治疗过程中要预防肛周脓肿发生。其他还有发热、畏寒等均为白血病的临床特征,且均表现出急性过程。

外周血常规分析: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机器分类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这就是急性白血病的典型表现。况且该院进行了细胞形态学分析,见到大量原幼细胞,这样的报告非常正确,进行细胞形态分析者是一位具有细胞形态功底的人,一个敢于亮剑的人。

细胞形态分析:外周血细胞形态,该细胞胞体中等大小,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量中等,淡蓝色,阅片可见Auer小体。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核染色质细致。核仁2-3个清晰可见。

骨髓细胞形态,较规则,该细胞较大,胞质量丰富,多无颗粒,淡蓝色,Auer易见。核染色质较细,核仁2~4清晰可见。部分似原幼单,但从细胞化学染色来看,还应该是原始粒细胞。

综上所述,该患者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至于免疫分型报告中提到伴单核分化,没关系。我们的诊断没问题。

第16期形态学进阶到此结束

编辑:笪文武审校:方琪

点亮“在看”,让更多人参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周一期,学会发骨髓报告单形态学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