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中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ldquo调神益智rdquo针法
TUhjnbcbe - 2022/4/2 18:17:00

疫情常态化期间来院就诊,请您配合完成流调

关于延长我院北院区部分科室门诊时间的通知

病案回顾

小郑的妈妈3个月前得了中风,幸亏救治及时,虽然遗留左半身麻木,但生活能自理,偶尔还能给外孙做饭。但是,最近小郑发现了妈妈有点不对劲,经常忘了关煤气,语言表达不准确,经常词不达意,脾气也暴躁了很多。

小郑觉得不对劲,决定预约医生进行检查。经过系统检查才知,小郑的妈妈可不是生理性记忆力下降,而是卒中后认知障碍。

卒中的次生灾害——卒中后认知障碍

我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病患者约万人,随着医疗水平不断发展进步,脑卒中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但卒中后引发的次生灾害却日益显现。卒中后认知障碍就是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约90%的卒中后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卒中后认知障碍减慢卒中康复速度,增加病死率、提高卒中的复发风险。尽管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比例高、危害大,但人们对卒中治疗集中在肢体功能障碍,对其认知功能障碍却知之甚少,常和生理性衰老混淆,造成漏诊。

那么,生理性衰老和卒中后认知障碍如何区别呢?

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鉴别

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它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老年生理性记忆力下降和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都会出现记忆力的减退。

生理性记忆力下降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程度较轻,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一般不再继续进展。生理性记忆力减退会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但是影响轻微。

卒中后认知障碍强调了卒中与认知障碍发生的时间顺序关系,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cognitiveimpairment,PSCI)是指在卒中这一临床事件后6个月内出现达到认知障碍诊断标准的一系列综合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障碍、视空间能力改变、语言功能下降及执行力变弱,有时还伴有性格情绪改变、精神行为异常,导致患者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明显减退。

《中国卒中后认知障碍防治研究专家共识》中明确指出,卒中事件触发认知功能障碍。卒中后认知障碍记忆力减退表现明显,可成“断崖式”改变。这种病理性记忆力的下降会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神经心理评估也存在异常,一般需要应用药物改善并延缓认知障碍。

“调神益智”,中医有办法

对卒中后认知障碍“谈之色变”,其实大可不必。

并不是所有的卒中后认知障碍都会进展为痴呆。部分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症状较轻,在发病初期仅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或者情绪的变化,若及时识别并加以干预,可避免不可逆的认知损害。

早识别、早诊断、早治疗,将有机会防止其进一步发展为痴呆,甚至部分逆转已有认知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刺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可作为改善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良好的康复方案。

“调神益智”针法

本病属中医“痴呆”范畴,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认为,本病的基础为本虚标实,病位在脑,脑为元神之府,神机、记忆皆生于脑,脑病则神机失用,记忆匮乏,脑为奇恒之腑,诸髓所聚,肾精衰亏,脑失所养,痰瘀阻窍,窍闭神匿,神机失用,发为痴呆。石院士创“调神益智”为主的治法,该针刺方法以百会、四神聪、四白、风池、完骨、天柱、神门、内关、人中、三阴交、太冲、丰隆为主穴,规范明确了手法量学标准。研究发现该针刺方法对改善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能力、中医证候、生活能力,收效显著。

控制卒中的已知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配合心理干预、积极改善生活方式,配合适当运动和脑力游戏,可改善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能力,帮助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康复。

END

以上内容仅用于健康教育学习交流

来源

针灸临床部文稿

陈晓琳罗笑琳编校

白羽郭宇审核

苏玉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四周年啦!

?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一图读懂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策措施

两分钟速览天津中医一附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调神益智rdquo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