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是今年入伏的第一天。从这天开始,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也就到了。今年和去年一样,伏天仍是超长的40天,这也是连续7年出现的“超长版”伏天。所谓“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又所谓“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这些谚语无非说的就是一个字:热!在这热浪滚滚的时节,市疾控中心特别提醒市民,要注意防暑降温,预防中暑等疾病,而对中老年市民来说,更要防范“热中风”,以便安然度夏。
盛夏季节中风易高发
“中风是传统中医学的一个概念,因其起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西医学上,中风被称之为脑卒中,是指由急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所谓的“热中风”,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盛夏的脑血管疾病,可以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塞,也可以是脑出血。
不少人认为冬春季节是中风的高发季节,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中风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是温度在0℃以下的寒冬,另一个是气温超过32℃的盛夏。“热中风”多发生在本身已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慢病人群。
为什么盛夏易发生中风?这是因为炎热的天气,极易诱发人体血压波动,导致脑血管破裂;因为天热,人体内大量水分蒸发,血液黏稠度上升,极易诱发脑梗死;同时天热难眠,人们往往很难入睡,人体处在疲劳应激状态下,体内激素释放水平就会改变,易刺激血管收缩,诱发血管病变。另外,糖尿病患者也可因血糖增高刺激血管内皮组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诱发脑卒中发作。
除了这些人体的自身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为因素”——空调使用不当,也易诱发“热中风”。人们常开玩笑说,夏天这条命是空调给救的。贪凉是大多数人的常态,很多人可以整天在空调房中不外出,并且温度开得还很低,这样就导致室内外温度相差过大,当人频繁出入居室时,忽冷忽热,中老年人特别是有高血压或有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会因脑部血液循环出现障碍而诱发中风。
注意正确区分中暑和中风
在夏天,还有一种常见的疾病是中暑,由于和“热中风”的症状很像,让人常常区分不清楚。所谓对症下药,只有找对病因,治疗才会有积极效果,所以正确区分中暑和“热中风”非常重要。
“热中风”和中暑相比,两者都与高热天气有关,初始症状也有相似,如出现头痛、眼花、肢体无力等,容易被混淆。
只要细心留意,是中风还是中暑,其实也容易辨别。中风发作时,常伴半边身体突发麻木,一侧手脚突然乏力,觉得一条腿抬不起来或握不住筷子;或者一时性语言障碍,想说话却说不出来,憋了好一阵方能出声;步子变小,不能走直线。而中暑并不会出现这些症状。不过若是重度中暑,会出现意识障碍、说话模糊不清等类似中风的症状,医院通过CT、磁共振等进行检查诊断,以判断患者是否发生了急性脑梗。
那么又该如何预防“热中风”?专家们给出了以下防控措施,市民们不妨参考。
一不可随意少吃药或停药。不能随便停用抗高血压药物或者降脂药物,尤其是他汀类药物。不少人认为“天热了,血压正常了,不用服降压药了”,或者“天热胃口不开,吃得少,可以停用降脂药”。患者随意减药或停药,医院随诊,这都是十分错误的。有脑血管病高危因素的患者,切忌自行断药,而是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二不可贪凉嗜冷饮。空调作为夏天降温神器,每个家庭和个人必不可少,而正确使用空调对预防“热中风”至关重要。采用空调降温时,空调房与外界温差不能过大,相差应不超过8℃-10℃。室内的空调温度不宜过低,25℃-28℃为宜,要避免频繁出入空调房,出汗较多的情况下,要擦干汗液或换衫后再进入空调房。特别要避免刚从炎热的户外回来,就对着空调机的冷风长时间直吹,这样最易使人体血管调节功能紊乱而诱发脑血管病。同时,不可贪食冷饮。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要贪食冷饮,冰的雪糕、啤酒、矿泉水要少吃少饮,冰冻的瓜果一定要放置至室温后再食用,且不宜过量。此外,在这个季节,中老年人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滋阴清润的食物,如梨、甘蔗、百合、银耳、大枣、红薯等,少吃辛辣、油炸、烈性酒及干燥的膨化食品。
三不可脾气太大常生气。酷暑难耐易让人心情烦闷、生气,导致血压骤升而致原本有高血压病的患者出现脑溢血或脑梗死,故而要保持心情愉悦,多听听舒缓的音乐,当火气上来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
与“三不可”相对应,盛夏季节中老年人要做到这“三可”:
一可多饮水。当气温升至32℃以上时,人体主要靠汗液的蒸发来散热,以调节体温。大量的汗液排出对人体的防暑降温有好处,但是对于中老年人及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大量出汗后很容易造成血液浓缩,血管过分扩张而导致脑中风。因此,在夏季,中老年人群应多饮水,能有效预防中风发生,特别是有高血压、高血脂的患者,切记不可口渴时再去喝水。水以白开水为宜,以少量多次为佳,饮水量过多会增加心脏负担。清晨醒来时,是全天血液最浓缩的时候,此时来一杯温水淡茶,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十分有利血液循环。同时不能因怕夜尿增多影响睡眠而不及时饮水。
二可多休息。夏季昼长夜短,天气炎热影响睡眠,睡眠不好又容易导致头晕头痛、血压增高。中老年人每天可保持30分钟至1个小时左右的午休,短暂的午休不仅可以补充夜间睡眠时间的不足,还可以放松身心,保持精力充沛。
三可多运动。天热了,人容易疲倦不想运动,而且运动之后又很容易出一身大汗,所以很多人在这个季节减少运动或停止运动了。但天气炎热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完全不运动,中老年人可在气温不高的清晨或者太阳下山后,选择在阴凉处散步、慢跑、跳广场舞、打太极拳等低强度的运动,活动活动筋骨,让身心愉悦。(通讯员李静记者周剑南)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