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如今中风的人数越来越多,中风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它对人体的伤害也是极大的。
经常在路上看到拄拐走路的人,他们有的就是因为中风造成的,中风大多都会带来后遗症,严重地影响到患者以后的生活。
中风后进行康复训练还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最大程度地恢复身体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康复训练方法,抓住几个康复的时期,力求最大限度恢复身体的功能。
中风后进行康复训练,要根据不同的时期,患者不同的变化,来及时地调整康复训练方案,力求康复训练的效果最大化。
1、急性期
患者在急性期,身体的各项特征正处于恢复的状态,患者一般是躺在床上的,这时就要注意患者的体位摆放问题,防止身体过度的痉挛。
还要定时地拍背翻身,随时得注意患者,护理好患者,为后期的康复训练做准备。
2、恢复期
在恢复期,康复训练就可以增加内容了,但是要注意的是,康复训练的强度要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
刚开始的时候,患者可以先进行床上的一些训练,比如翻身,然后从卧位到坐位,慢慢地转移,接着到站位,当平衡力可以了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走路练习了。
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肌肉恢复也很重要,要注意患者的肌肉恢复,有针对性地进行功能康复训练。
在病人康复训练期间,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也很重要,每天洗脸、吃饭、穿衣服、大小便、洗澡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需要练习。还有就是有些患者具有言语障碍、吞咽障碍等,也是需要康复训练的,力求恢复患者的基本生活能力,争取回归家庭和社会。
这一时期是康复训练的“*金时期”,要抓住这一时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康复训练方案,争取把康复的效果最大化。
3、后期
在这一时期,对于已经康复训练的患者,依然要坚持康复训练,家庭训练也是康复训练的一部分;对于那些残疾状态的患者,力求减轻患者的残疾程度,最大限度地恢复身体功能。
总之,一旦发生了中风之后,应该尽早地进行康复训练,抓住康复的*金时期,力求恢复患者的各项功能,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