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新闻客户端8月30日消息记者王志坚通讯员柳青文/摄
杨婷(左)在进行预检分诊工作
“您好,请有没有发烧、感冒、咳嗽这些症状?”“最近有没有出义乌?”“有没有接触过外省回来的人员?”“有没有聚餐过?”……近段时间,类似这样的问话,杨婷每天都要重复成百上千次。
医院门诊副护士长。自疫情发生以来,她一直坚守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岗位,医院安全的第一道关口。此外,她还要完善发热门诊的各种应急设施和物资准备,协调发热门诊管理、流行病学调查,并反复指导工作人员规范穿、脱防护用品,切实保障自身安全。
“作为门诊副护士长,我医院疫情防控的‘哨口关’。”为了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杨婷放弃节假日休息,认真学习疫情防控闭环管理知识、院感知识、防护技巧等,并将这些及时传达给科室工作人员。
“只有当自己沉下来待在一个岗位的时候,才能发现还有很多东西是需要学习的。”杨婷认为,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都是疫情防控的“哨口关”,各个流程、环节和各项内容都要通过思考和梳理来不断优化。只有发现漏洞并及时改进,各项工作才能做得更到位,从而为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更好保障。
在杨婷的同科室护士眼里,杨婷不仅工作认真负责,还特别爱学习。年,杨婷刚走出护理院校的大门,就因业务水平医院里的ICU。“有人说,ICU是医院里的‘*埔*校’,杨婷就是这所学校的高材生。”医院ICU负责人介绍,在ICU工作期间,杨婷掌握了基本的急救技术,包括心肺复苏、电击除颤、急救药物的使用、危重病人的抢救及护理等。在学识水平、业务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她也深刻意识到了护士这一职位的重要性及未来的发展空间。
“护士为患者提供直接的护理服务,因此能掌握病情的第一手资料,我们的细心、责任心和专业判断能很大程度上给医生诊疗提供有效建议。”在杨婷看来,护士应该培养自身的临床评判思维,只有对患者疾病发展情况进行正确判断,才能将有效信息反馈给医生,从而帮助治疗患者。
杨婷(右)指导工作人员穿戴防护服
4年ICU工作的经历,既提升了杨婷的专业能力,也让她提高了对自身的要求。在接下来的护理生涯中,她积极投入护理科研工作、参加护理专业知识继续教育,并取得了广东省第一批中医专科护士证、浙江省中医药大学结业证等;时常搜集整理国内外护理专业信息,把相关知识应用于护理临床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撰写了《早期运动护理对预防偏瘫脑梗塞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应用价值分析》《中风病人压疮的中医护理》等,这些护理论文先后在护理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定期与同事沟通实际病例,医护合作探讨更优诊疗方式……杨婷深知,医学护理事业发展,一定要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