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三伏贴,你肯定在大街上各种诊所啊、养生保健馆看到过类似的宣传,或者它会变成另外一个冠冕堂皇的名字“冬病夏治”。冬病夏治字面意思就是冬天的病需要夏天来治疗,什么病这么神奇,需要看季节来治疗?一个小小的三伏贴就可以治了?那么简单,为什么满大街都是,真的把病治好了,还需要这么多的地方去治疗?到底真的有效还是为了相关利益而夸大了宣传?
这个月的15号就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三伏天了,目前医疗保健市场已经蠢蠢欲动。三伏贴的药肯定已经做好了,宣传单已经在派发,相比您已经接到了这类的广告。这烂大街的三伏贴,您是贴还是不贴?这烂大街的三伏贴到底能治疗您的病不能?这烂大街的三伏贴呼唤着您去送钱,您去还是不去?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往下看龙哥怎么说。
三伏贴就是冬病夏治吗?
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得搞清楚这样两个概念:什么是三伏贴?什么是冬病夏治?三伏贴是指应用特定的中药外敷于相应穴位上,从而发挥穴位和药物的功效,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所谓“冬病夏治”从字面意思来讲,就是冬天的病在夏天来治疗,主要依据是冬病多感受寒邪,而盛夏是阳气旺盛的时节,以旺盛之阳气驱散因体内寒邪,从而达到治病驱邪之功效。
冬病夏治理在《*帝内经》中这样讲:“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由此衍生的冬病夏治即夏季给予针对性的特殊方法施治,使“冬病”于冬季减轻或消失的一种疗法。“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也就是说三伏期间机体气血最旺盛。
中医最喜欢引用古籍了,从以上古籍中并未发现三伏贴就是特指冬病夏治。可见把冬病夏治理解为三伏贴是不正确的。
真正的冬病夏治是什么呢?
冬病夏治得分两部分来看,首先你得有“冬病”。所谓“冬病”就是说冬天容易发作或者冬天容易加重疾病。如受寒引起的哮喘、受凉引起的周身疼痛、受寒引起的躯体症状像胸背冷痛之类的症状。这些疾病都是以“感受寒邪”为主要原因,这类疾病才能够归类为“冬病”,这类疾病才会在冬天加重或者发作。
那么“夏治”呢?“夏治”就是接受夏天的治疗,更苛刻的来讲,就是在三伏天接受的治疗。三伏天是天地阳气最盛的时候,这时候人体内的阳气也十分旺盛。此时的治疗,就是得利用天地人三者的阳气,把体内的寒邪驱除体外,从而从根本解决疾病所在。
那这时候的治疗就多种多样了,需以阳引阳,不局限于穴位敷贴疗法。如火针、艾灸、督脉灸、雷火灸等助阳的治疗。
三伏贴的真的可以什么病都治疗吗?
医院或者养生保健管做三伏贴的时候,感觉好像他们那些药包治百病似的。你问肩周炎可不可以贴,他说可以。你又问痛经可不可以贴。他也说可以。他说鼻炎、哮喘、颈肩腰腿痛都可以,甚至胃炎都可以。你真不知道可不可信。
你问了一起在贴灸的人,有的是蛮有效果,有的人说一点效果都没有。那到底有没有效果呢?
这还是得分情况来看,冬病夏治的药肯定都是以补阳升阳的药为主,虽然三伏贴是冬病夏治方法的一种,但是它依旧是按照这个原理来配药的。那么,它的适应症范围还是以“感受寒邪”的疾病为主的如哮喘、咳嗽、变应性鼻炎、胃部冷痛、寒凝血瘀的痛经等证。
对于一般的颈肩腰腿痛其实效果没有那么的神奇,对于什么类风湿关节炎效果也一般。
冬病夏治到底该怎么治?哪些病需要冬病夏治?
这就得说一说对冬病夏治的误解。首先,冬病夏治不应该局限于三伏天当天,其次,也不应该局限于穴位敷贴这一种方法,火针、艾灸其实是很好的方法,甚至疗效优于穴位贴敷,最后,冬病夏治的病种其实是比较单一的,只能治疗“因寒邪致病”的病症,不能随意扩大诊治范围。
也许我的观点过于片面,但是目前三伏贴滥用也是十分常见的。医院或者诊所,夸大了三伏贴的疗效,夸大了适应症,对于疾病没有治疗作用,相反还会误导大众,从而花了很多钱还治不了病,最终不仅破坏了中医的名声,而且还会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
比如曾经就看到一个急性脑梗塞的患者,家里比较穷,起病后家属刚好看到外面有关于冬病夏治的宣传,看宣传说可以治疗中风病,对脑梗塞效果更好,患者前前后后花了一万多块,一点效果都没有,还耽误了最佳康复治疗的时间,最终遗留一侧肢体偏瘫,欠了一屁股外债,真是应了那句“让本来就不幸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唉,每次看到有医院做些无用的治疗我真是倍感无奈,作为一个医生我只能保证自己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情,更多的我也做不了什么。为医之道在于仁慈,毕竟医者父母心,我最多做的就是在这里科普给大家,让大家不再盲目。
欢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