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中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很多人都曾出现过的失眠,你了解它的病因病
TUhjnbcbe - 2023/3/26 20:57:00
中科医院曝光 https://www.centrechina.com/biz/94694.html

失眠是一种古老而神奇、历久而弥新的疾病,自《*帝内经》记载以来,失眠这种病症就一直在中医学的疾病体系里。在《*帝内经》里,失眠被称之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等名称,并且对失眠的发病原因提出了三大因素,一是其他疾病比如咳嗽、呕吐、腹胀满等疾病,导致人体不得安卧,二是胃不和则卧不安,三是气血阴阳失和,导致不能入寐。

失眠表面上看好像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它给人们带来的困扰和痛苦却并不轻松,这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身体状况会带来不利影响,还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等疾病,更有甚者,还可能诱发中风。所以,对于长期失眠的人来说,对此绝不能掉以轻心。

失眠既是一种症状,也是一种疾病,可以说很多人都曾被失眠困扰过。失眠多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睡眠时间、深度以及消除疲劳作用不足为主要表现形式,轻则使人入睡困难,寐而不酣,或时寐时醒,或醒后难以再寐,甚至彻夜难眠、无法入睡。对于失眠的调理,中医有着更为奇妙的方式方法,不过厘清病因病机和证治规律的思路,显得尤为重要。

一、病因病机

对于失眠的病因病机,大致可以分为五大类,第一就是情志所伤,这是很常见的;第二是饮食不节,这个在临床中也不少见;第三是久病体虚,毕竟气血不足也是失眠的根源;第四是心肾不交,心火独亢、肾阴不足,也会影响睡眠;第五是心虚胆怯,自古“虚烦不得眠”者,也是不计其数。所以,对于失眠的病因病机也并非十分单一,而是多种因素导致的,以下我们一一来分析。

1.情志所伤

情志主要是人们情绪相关的问题,不过与失眠有关的情志主要与肝气郁结有关,有道是“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而肝郁这种情况也是一样,如果只是些许的肝郁,其实疏肝解郁就没事了,但是肝郁日久,就会导致肝郁化火,从而导致邪火扰乱心神,从而引起失眠。当然,还要一种情况就是“五志过极”,什么意思呢?喜怒忧思恐等五种主要情绪失控,都达到了极致,正所谓物极必反,从而扰乱心神,导致失眠。

2.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导致失眠其实最主要是就是“胃不和则卧不安”,正如《张氏医通·不得卧》中所说:“脉滑数有力不得卧者,中有宿滞痰火,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也。”脾胃虚弱,宿食内停,胃气不和,阳气浮越,这样的确也容易导致失眠。另外,过食肥甘厚味,容易生痰,痰火扰乱心神,也会引起失眠。再者,饮食不节,脾胃受伤,导致气血生化不足,心血也跟着不足,这样就会导致心失所养而引起失眠。

3.病后、年迈,久病血虚

无论是谁,大病一场之后,都会导致气血亏损,还有年迈之人,气血自然不能再胜从前,所以气血虚少,尤其是心血不足,就容易出现心失所养、心神不安,正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所说:“无邪而不寐者,必营气之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

4.心肾不交

正常情况下,心火是下济的,肾水是上行的,这样才能水火交融,在人体脏腑内也是这样,心肾相交,才会正常。但如果因为素体阴盛,又加上房劳过度,肾阴耗伤,不能上奉于心,水火不济导致心火独亢;又或者肝肾阴虚、肝阳偏亢、火盛神动、心肾失交等导致神志不宁,也会触发失眠。正如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所说:“真阴精血不足,阴阳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

5.心虚胆怯

清代名医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中指出:“有心胆惧怯,触事易惊,梦多不祥,虚烦不寐者。”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虚烦不得眠的失眠病机,而且在临床上屡见不鲜。由于心虚胆怯,突然遭受惊恐之事,导致神*不安,从而使人夜不能寐或者寐而不酣。

1
查看完整版本: 很多人都曾出现过的失眠,你了解它的病因病